唐高宗李治这一首操作可让朝堂大动荡,政治格局被完全打乱,隐患也埋了下来。
毕竟有些大臣的利益被触及,他们心底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如此过了一年,时间来到了685年,命运的轨迹没有发生改变,唐高宗李治还是在这年驾崩。
但是和历史不同的是这次唐高宗李治的临终遗诏可没让武则天辅政,而是把唐朝完全交给了李旦。
*
武周
神迹消失后,武则天再次调整了自己政策,她对李显彻底失望。
刚进长安屁股还没坐热的李显再次被贬黜,这一走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但是和李治的处理不同,武则天并没有处死李显,毕竟她余下时间还很长,不着急斩草除根。
罢黜了李显后,武则天直接立了李旦为太子,并把李隆基又上回了李旦这一脉。
可武则天却没直接立李隆基为皇太孙,她对神迹说的那句最该早死的帝王耿耿于心。
对于李隆基,武则天还要考察一番。
同年,武则天又把武周改回了大唐,这一系列举动下来,明摆着是要还政于大唐。
众臣惊讶不已,特别是狄仁杰,他万万没想到他们陛下会在刚登基之初就如此。
李唐还是有号召力的,武则天让李旦亲自出去招兵,以此来扭转大唐外弱的局面。
武则天不是没能力,只是之前篡唐后不得军心,且朝堂内政让她也分不出太多心思对外。
如今李旦为太子,也正好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么多重担一下压了下来,李旦一时间有点承受不来,他忽然理解自己为何要仰仗自家妹妹和儿子,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真的不足。
李旦,唉……
“三郎,你得快快长大才是。”李旦摸着自己三子李隆基的小脑袋。
如今李隆基才六岁,但是已经精通骑射,聪慧过人。
李旦越看越觉的自家儿子是有帝王之相,李旦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大唐江山好好培养自家儿子。
只是,神迹那句自己儿子是最让人期待早死的皇帝,到底是几个意思?
每当想到神迹那句话,李旦心里都咯噔一声。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了,咱们继续昨天的话题,这次咱们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看唐代宗李豫到底是不是无能之君。】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
【武皇武则天进入直播间】
【季汉太子刘阿斗进入直播间】
【唐睿宗李旦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除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周武则天这两个平行世界过去了两年,其他平行世界的直播都发生在第二天。
【不知道大家对唐代宗李豫的固有印象是从哪里来的,主播最早是从大诗人杜甫的《登楼》中知道的唐代宗李豫“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1
杜甫把唐代宗李豫比作了蜀后主刘禅,可见在大诗人杜甫心中,唐代宗继续豫是多么无能。
而宋朝对唐代宗的评价也不高,宋孙之翰评唐代宗李豫为优柔寡断的君王,苏辙则评论唐代宗李豫为唐之庸主。】
阿斗听着自己竟然成了无能的代名词,虽然心里有点难受,但是阿斗自己却觉得神迹说的并没有错。
自己竟然能在儿子和臣子们奋力抗争的时候束手就擒,又说出乐不思蜀那样的话,的确该骂。
刘备过来拍拍阿斗的肩膀,来自老父亲的安慰。
“儿子这次定会好好努力,绝对不会给咱们季汉丢脸!”阿斗攥紧拳头,下定决心。
*
宋
“就咱们这样的还评论人家。”赵匡美吐槽。
“不过这个唐代宗李豫到底算不算明君呢?”赵匡美也拿不准了,实话实说,他对唐代宗李豫的印象并不怎么样。
他记得唐代宗李豫杀了很多大将,最后还逼着将臣造反,并且信任宦官,给宦官封王。
还有还有,被外族打到家门口,没有守城门反倒是没估计的跑了。
赵匡美摸着下巴,怎么想这个唐代宗李豫都不是一个好的君王。
但是神迹总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个人,因此赵匡美也不好轻易的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