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事情都忙得差不多了,往常的时候,这个时间点,元月已经拿着针线去找自己的小伙伴们了,她们一边干活一边聊天,可是今天元月却是跟在李母的身边,没有出门。
李母就比较纳闷了,问元月,“今天不用你看着思月,怎么不出去,老跟着我干什么?”
元月“嘿嘿”地笑两声,“奶奶,今天我爹有没有说我学打算盘的事情?”
李母道,“不是已经同意了吗?还要怎么说?”
元月跺跺脚,撒娇道,“这不是还没给我找师傅吗?”
李母转过身,看向元月,“应该去找了吧!放心啊!答应你的事,你爹知道。”
元月犹不相信,“真的不是骗我的?”
李母瞪了元月一眼,“骗你干嘛?”
元月看李母的神情和说的话都不像是假的,这才点点头,“行,奶奶那我出去了!”说完去屋里拿针线准备出门。
思月被三娘领着,在院里的石榴树旁边玩,听见元月要出门了,她的迈着小短腿也向门外面跑,三娘跟在思月的后面就说,“慢点跑,别摔倒了。”
三娘又对李母说:“娘,我带着思月出去了。”
李母嗯了一声,又想起买小鸡仔的事情,和三娘说,“你带着筐,领着思月,去抱上十只小鸡仔回来。”
三娘连忙拉住继续往外跑的思月,愣住了“啊?”这要去哪里抱啊?
李母听见了三娘惊讶的声音,“我之前
和他家说好了,小鸡仔出来之后,给咱留十只。我都把钱给他家了,你直接去就行了。“李母又问三娘,“之前养过鸡吗?”
三娘肯定是没有养过啊,但是这样说了李母会怀疑的,这也不是达官贵人和富商财主的,养鸡对于家有余粮的人家来说,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于是她说:“喂倒是喂过,不过,这分辨小鸡仔中的小母鸡还是小公鸡,我看不准。”
李母就是想趁着天还早,早早地去了好多挑几只小母鸡,一听三娘的这些话,还是算了吧!万一挑回家的都是小公鸡就不好了,关键的是她现在养的母鸡已经老了,不如之前下蛋勤快了,准备炖了。“还是我去吧!回来之后我教你认小公鸡还是小母鸡。”心里想着好像自己还没有教元月这孩子如何辨认,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等把小鸡仔领回来之后,一起教给她俩。
思月见三娘一个劲儿的拉住自己,不让自己往外跑,还说起话来了,小家伙就着急了,“娘,出门。”声音特别的清晰。
三娘轻轻地点点思月的额头,“咱这就出去。”然后对李母说:“娘,我出去了,还有别的事情吗?”
李母道:“没了,”然后又嘱咐将要出门的元月,“学打算盘的事情不要对外人提。”
说到算盘了,三娘才想起,她决定要教元月打算盘的事情还没有和李母商量,李耀祖也没有说,于是将思月哄回来,等元月走远了,和李母直接讲,“娘,我会打算盘,我来教她吧,可以吗?”
李母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啊!怎么不早说。”
三娘只能往李耀祖身上推,“我和当家的说了,他说和娘说,这不,刚刚听见娘和元月说的话,我才知道当家的也许因为忙,忘记告诉娘了。”
李母说:“应该是忘了,刚才元月还问我这师傅的事,我说正找着,原来这师傅竟然是你,这就好,这就好。”
三娘等着李母问她怎么会的,想把和李耀祖之前套好的说辞说一遍,结果李母连问都没问,直接来了一句,“那你有算盘吗?”
三娘摇摇头,她不确定地说,“没有,这东西铺子里有卖的吧?当家的会买回来吧?”
李母想想,然后摇头“够呛,一个算盘能用好久,需要的人也不多,我去木匠铺子那里看看能不能做一个。”
第42章
思月还吵着要出去,不得已,三娘只得抱起思月,然后和李母商量:“娘,要不咱等着当家的回来,叫他去吧?”
李母不明所以,就问:“等他干什么啊?这又不是我干不了的事情,没必要等着他回来吧?”
思月在三娘的怀里,往外挣,三娘抱紧思月,对李母解释:“虽然咱们去也能办的了,但是这木匠万一好奇,问起咱给谁做算盘呢?这不好说。”
李母也不是脑筋不转弯儿的人,想到这村里的老木匠两口子都不是什么爱问闲话的人,可是他们的大儿媳却是一个说话的,遇见人啊,总喜欢问东问西的,颇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要是自己去了,不小心说漏了,可就惹麻烦了,于是点头,同意三娘的提议,“嗯,那就等他回吧!到时候就说是给他认识的人帮忙,这样相当于咱给她介绍生意呢。”
三娘见没什么问题了,将思月从怀里放下来,怀里抱着思月不仅仅是累,而且好像抱着一个小炉子,特别的热,好在思月挺乖的,被放在地上自己乐呵呵地院子门口跑,要出去。
看孩子没有固定的地方,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在夏天找个有树荫的地方就可以。加上三娘在这个村里没有熟悉的人,她也没打算去串门,于是她俩出去也没有目的地,思月跑在前面,三娘就在后面跟着。
“嫂子,这是去哪里?”
三娘听见声音,一看这才发现这个人就是她刚到的时候,遇见的那个小媳妇,娘家和婆家都在本村的杏花,上次遇见她的时候两个人就说了几句话,当时她俩也不熟悉,当然了现在也不熟悉,只是现在三娘是李耀祖媳妇的事情,已经全村都知道了,她娘家和三娘家现在是邻居,遇见了之后说话、打交道,就慢慢地会越来越熟悉。
三娘这个时候并不知道这就是杏花,但是我们的小思月认识。因为元月比杏花小七八岁,小时候就喊她杏花姑,结果尔月她仨也跟着这么叫,思月说话不怎么会拐弯儿,只能分开喊,“杏花,姑。”
三娘也笑着和杏花打招呼,“看孩子呢?你这是去哪儿?”
杏花答应着思月,然后对三娘说:“去我娘家那边。”她又逗思月,“思月,去不去姑姑家玩会儿啊?”
思月正是吃饱睡饱就玩儿的,无忧无虑的年龄,这个孩子听见吃的玩的就高兴,她很高兴地说,“去。”
三娘却不愿意领着孩子,去没有同龄的小孩子家的人家去玩,孩子还小,要是看见人家有自己家没有的东西就喜欢去摸摸,这小孩子没轻没重地碰坏了怎么办?赔不赔的都不好,她就拒绝,“下次吧,想趁着太阳还不是很大,领着孩子在外面逛逛!”然后对着思月讲,“思月乖啊!我们去摘花好吗?回来将花送给姐姐们。”
思月作为一个小姑娘再喜欢吃喜欢玩,也本能地喜欢花,于是欢快地点头,“花。”
杏花也就是逗逗思月,去不去的,她倒是无所谓,“行,那下次去我家,我先走了。”
三娘点头,“再见。”
思月学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