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着,周疏宁便悄悄回了后院,叮嘱了黎姨娘和周疏安一些话,便转身去办自己的事了。
就这样,周家人也跟着太子同党一起被判了北疆流放。
由于在周疏宁替嫡姐流放之时周宗儒便给他报了人口失踪,所以查处周氏流放人口的时候自然也没有再算他。
而微雨和轻雪早年也以人口发卖为由在周家除了藉,自然也不算作周氏人口。
但春桂姑姑和那个唤作小石头的小厮则需要跟在黎姨娘的身边,他们还是在藉的周家人。
周疏宁便让微雨照看着细软,自己则又去凤台山见了见太后身边的贴身大太监。
他想给太后留一个食方,老人年纪大了,重油重糖终归不好。
而且糖吃多了,容易长龋齿,又给她留了几把自己亲手制做的牙刷。
食谱上均是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周疏宁还写了注意事项,让她什么时间注意运动什么时间睡觉休息,事无巨细一一标注。
大太监很是欣赏的接过那张食谱,赞许道:“姑娘怎么不亲自交给太后?说不定太后还会给姑娘一个恩典。”
周疏宁却笑着摇头:“太后已经给了我天大的恩典,我自当为太后尽心竭力,也会在北疆祈祷她老人家长命百岁的。”
大太监缓缓点了点头,眼中除了欣赏,还多了几分敬服。
办完这最后一件事,周疏宁便打算下山回北疆了。
一到山脚下,便看到一辆马车正停在路口。
马车上挂着一块名牌,上面写着一个夏字。?
第78章北辽太子耶律必
周疏宁想都没想,直接掀了车帘钻了进去。
车内,长孙清明口衔一只狗尾巴草,见他进来了也不着急,仍然悠哉游哉的躺在那里,仿佛没看到他一般。
周疏宁啧了一声,用脚轻轻踹了他一下,问道:“你还没走呢?”
长孙清明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自顾自的说道:“好一套连环计,先是让人去大昭狱击鸣冤鼓,让绍庭定死了周宗儒为父失德。再为太后办寿宴,立下一大功,从至孝的皇上那里拿到恩典解救太子同党。再借皇上的手,将周氏一家全部流放。这一切的一切,我不得不佩服,一招招皆是好棋。”
周疏宁却哈了一声,大白眼珠子差点翻上了天,没好气道:“你可拉倒吧!如果不是你夏公子从旁相助,我这鸣冤鼓能敲得成?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绍大人身边也有你的人吧?还有,皇帝给不给我恩典,可不是我说了算的。我也很意外皇上竟然真的会让我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恐怕他现在也后悔会答应我这个请求吧!”
长孙清明没有否认,毕竟他在京城遍布眼线,绍庭也确实是他的人。
只是他这眼线,在他活着的时候是武器,他死后能用的也只剩十之三五。
良禽择木而栖,他倒也可以理解。
长孙清明此刻却又换了个话题:“皇帝验明了罪太子的正身,准备下个月以太子丧仪为他出殡。”
周疏宁的嘴巴微张,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长孙清明看他的反应,挑眉道:“怎么?你的亲亲夫君要发丧了,你怎么看上去一点反应都没有?”
周疏宁看了一眼他腰间的酒壶,十分不客气的扯下来喝了一口,冷冽清辣的味道入喉,周疏宁忍不住哈了一声。
咽下一口酒,周疏宁才道:“人活着的时候快活过,管他死后是何光景?哪怕皇帝用国之储君的丧仪为他出殡,他也活不过来了。”
这对话莫名开始伤感,长孙清明也被带入那个氛围里去了。
谁料周疏宁却又是话风一转:“我们生前快活过,且我此生铭记怀念,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长孙清明:……要不你再跟我说说,我们怎么个快活法?
他忍俊不禁,说道:“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周疏宁道:“自然是陪着我母亲和妹妹回北疆,回去以后……再说以后的事情吧!”
说完他又看向长孙清明:“你呢?还要继续为太子洗白吗?太子同党已经安全了,再做这件事还值得吗?”
长孙清明心中微动,突然开口道:“如果我告诉你,我就是长孙清明呢?”
周疏宁表情微滞,随即拍着大腿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哈,你是长孙清明,我还是天王老子呢!”
你是不是忘了,你刚刚说过,皇帝认定了太子尸体的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