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队江盼鱼也不考虑,都是年轻的小姑娘,有时候掐尖要强起来也是挺让人头疼的。
所以六七八九这几个队去哪一个都可以,江盼鱼在八队里还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在火车上跟他们聊的已经很熟的杨桂英和陈腊梅,江盼鱼偏向选择八队,毕竟有熟人好办事嘛!
最后如何分配新知青,还是大队长赶来之后才解决的,很简单,那就是抓阄。
不过江盼鱼倒是没有参加,江大队长一句话就把她分配到了八队去。
八队有两三个怀孕的妇女,所以在农活上多多少少都会照顾一些。
大队长这么一干,其他人就不乐意了,纷纷抗议。
大队长一敲锣鼓,打麦场就安静了下来,他指了指江盼鱼:“你们说我偏心也行,
这丫头瘦成这个鬼样子,我还害怕她挨不了两天就出事了。
要是知青在我们村里出了事,影响我们村今年评上先进,你们自己说,是先进重要还是我偏心重要,你们自己掂量掂量吧。”
大队长这么一说,所有人倒是不说话了。
江盼鱼是什么样子,大家都有目共睹,个子矮小身材单薄,面黄肌瘦的,浑身上下看起来就没有二两肉,八个知青里就属她最矮。
说实话,一个城里来的女娃娃能长成这个样子,其实村里人也是挺惊讶的。
不是说城里人的日子好过吗?咋还能把娃娃养成这个样子呢?
评上先进那可是好处多多的,比如说可以优先交公粮,你可别看早几天晚几天而已。
事实上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粮食一般刚打下来的时候是最重的,但是隔了几天水分少了,就会掉称。
别看一麻袋好像只是多一两斤少一两斤的样子,可是这累积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有时候就是一家人几天的口粮。
光是这一点,村民们就得为大队长的偏心而退步。
大队长见其他人都不说话了,江盼鱼就这样被安排到了第八队。
第八队的队长其实也不乐意接手这么一个小丫头。
但是大队长都发话了,自己家又跟大队长有那么一些亲戚关系,也就不好让大队长在这么多人面前没脸,最好捏着鼻子认下了。
江盼鱼自己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她原本是打算毛遂自荐的,说她会干农活。
这样一来有这么一个优势在,她应该就能够自己选择去哪个队了。
就没想到大队长倒是挺照顾她的,尽管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对江盼鱼也有好处,不是吗?
光是这一点,江盼鱼就暗自记下了江大队长的好处。
其他七个知青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通过了抓阄,被分配去了不同的队伍。
第19章公鸡和母鸡
说是抓阄,但八队和十队却被剔除掉了。
毕竟八队已经有了一个江盼鱼,十队又都是一群小姑娘和孩子,管不了这些城里来的知青。
抓阄过后,一个小队就分到了一个知青,然后就在小队队长的带领下,各自下地干活去了。
分配给江盼鱼的任务是给麦地松土捉虫,活计不是什么重活,就是要小心别把麦苗给锄了就行。
江盼鱼被小队长领到了杨桂英和陈腊梅的跟前,嘱咐她们俩要多看着点江盼鱼多教教她,毕竟少了一颗秧苗,年底可就少了一碗饭,这年头粮食可金贵着呢。
江盼鱼对着杨桂英和陈腊梅笑了笑,都是火车上认识的老熟人了,杨桂英就保证道:“放心吧,队长,我一定看好她。”
小队长就放心的走了,江盼鱼就笑着和这两位大婶打招呼:“两位婶子又见面了。”
“江丫头,没想到你最后跟我们是一队的,东西拿好先干一个给我们看看,要是不会,我再教你要怎么做。”
两位婶子看在火车上一起说八卦的美好经历,对江盼鱼倒是很不错。
江盼鱼接过工具就干脆利落地开始松土,她自然不会在这上面犯错,她上辈子也是在农村长大的,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干农活。
松土这种事情简直就是信手拈来,她都几乎不用怎么看,土松了旁边的秧苗也没有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