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就把案子上报给洛京,准备让上面的人自己裁决怎么解决这件事。
看完了这个案子,小白放下手里的竹简,烘干的竹子与木桌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小白叹道:“十三岁的女儿……不应该由她来做这件事。”
别说在修仙界,十三岁的孩子都是在玩了,就是在家里,那也都还在念初中呢。
朱平听他这么说,心一跳,问道:“陛下是认为,哪怕是为了尽孝,也不能违背大晋律例吗?”
抬眼,小白看向朱平。
“孤只是在想,为什么七月,张家纵马踏苗、打死了人还强买土地;直到九月,一个孤女还是被逼到只能自己手刃仇人。”
安静的宫殿里,只有这位新君的声音清晰可闻。
“阜阳县令两个月的时间都在做什么?”
学派
“阜阳县令两个月的时间都在做什么?”
这位新君不止一副仙人面孔,声音也如珠玉碰撞一般好听。
但宫殿里的所有人,听完他的几句话,却纷纷脸色一变。
起居郎抬起头,看了下两位大人微变的脸色,低下头把这个也如实记录下来。
【帝问之,平与弘色变……】
他心里也在感慨,看着新帝十几天都在先帝棺前,做叔叔的倒是比寻常人家守孝守的还狠。
本来这位从前也没什么名声,也就先帝遗诏把他夸的天上有地下无,结果现在一看,具体内容还是存疑,但好像他还真不是个好糊弄的。
不过跟了十多天就跟到一个大新闻,起居郎也心满意足。
管理下面政事是丞相的职责,检查百官是御史大夫的事,正好公孙弘和朱平两个就在这里,皇帝这么一说,这事往上追溯和他们多少有点关系。
公孙弘低头行礼,他先认领了一个失察的罪过,识人不清选错了县令。
是的,阜阳县令董成,还真是他在武帝在时举荐去做阜阳县令的。
武帝在的时候下面官员自然敬重他,前两年小皇帝新上任,下面官员难免有点心思变动。
案发的时候先帝还在,只能说董成没在意下面刘家这等小事,以至于现在闹成张家被灭门这么大了。
朱平也跟着说自己作为御史大夫,监察百官的责任没有尽到。
这人也不是他举荐的,阜阳又不在洛京,这案子当然和他没关系,只是跟着公孙弘一起赔罪,多看看这位新君的态度而已。
小白是有点生气的。
他在现代社会还没真正步入社会,没遭遇过什么社会毒打,去了修仙界过的更是平安顺遂,就是各种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