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到了,火车再次行驶,周守军追着车跑了一阵,心里也很难受。
他和小妹年纪最近,打小她就没离家这么远过,突然就要去上大学了,让她怎么能不难过。
可人是追不上火车的,他的脚步慢了下来,火车也很快就看不见了。
王雪梅抱着孩子在原地等着他,眼眶也是红的。
周守民走了回来,拎起她脚边的行李,沉声道,“咱们也走吧。”
出了火车站,周守民忍不住道,“真的不要跟你家里人说一声吗?你考上大学是好事,他们肯定会为你高兴的。”
从之前王雪梅的只言片语里,周守民只知道,王雪梅亲妈早早没了,爹娶了个后娘,亲爹变后爹,对她很不好。
他是想着,岳父知道自己亲闺女考上大学,肯定也会为她高兴的。
“不用,那个家跟咱家不一样。”
王雪梅摇头道。
在乡下这么多年,别的知青家里还会给寄信过来,那个家是一封信都没给她寄过,不对,也是寄过的,不过是家里不好过了,才想起她来,让她省吃俭用,留点儿给家里。
她只当没看见,将信撕了,扔进了火堆里。
后来家里就再也没来过信,就当是她死了一般。
王雪梅曾经觉得这样也好,省得再和那些人有纠缠。
以前不会有,以后更不会有了。
周守军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他就是觉得她好像总是不开心。
或许是因为她一个知青,因为大队里的流言蜚语不得已只能嫁给他一个泥腿子。
“你不要胡思乱想,你很好的,比那个家里的所有人都好。”王雪梅说道。
她不太擅长安慰人,但这么多年夫妻,周守军会明白她的心意。
就连老周家其他人都很好,婆婆哪怕是偏心小姑子,可也不会因为这样苛责家里其他人。而且在婆婆心里,除了小姑子,其他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她自己有女儿,就更能理解婆婆了。
她想把最好的都给自己的女儿。
她也很感激周守军,他没有因为自己生的不是儿子就嫌弃她,嫌弃他们的女儿。
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抓住了周守军的手臂,看着挂着横幅的学校大门笑着道,“我们进去吧。”
……
坐了几天的火车,周苋差点儿就在火车上吐出来了。
期间还起身去打了一些热水,至于包裹,就随意丢在那里了。
里面就被子盆啥的,她拎起来还好,别人拎着肯定死沉死沉的,背起来都跑不动。
至于贵重物品,有系统空间这个好东西,她当然不会塞到包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