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专程
温白然第二天回家被温前明数落了一顿。
已经二十七八岁的人了,在家长眼里跟七八岁也没什么区别。
老温担心她的安全,耳提面命地要求在家期间不准晚于十点进门。
温白然说那不在家呢。
老温:“不在家我管不着!”
温白然:“”
谢女士看父女对谈进行不下去了,出来打圆场,催着温前明出去买早餐,一会儿还得出门。
今天是温奶奶做寿。
温白然刚上初中的时候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过一年。那阵子温前明单位里忙的不可开交,谢女士也在街上的铺子里有自己的小生意,两个人都没空管她。进入青春期的小少女心思敏感,感觉自己被抛弃了,过年时见到许久没见父母,她说什么都不肯上前打招呼。这可把谢女士伤心坏了。
谢女士对小孩的教养原则一直是童年只有一次,要什么都给,结果搞忘了青春期也只有一次。尤其在这种自我意识旺盛的时期,更加需要家长小心呵护。于是她第二天就把温白然接回了家,年后更是毅然决然地把当时生意还不错的铺子盘了出去。从那之后温白然再也没和父母分开过,直到她去深江上大学。
虽然只在奶奶家住了一年,但温白然很喜欢奶奶。
记忆里那也是个很会享福的老太太。
温爷爷去世后,温奶奶一个人在家寂寞,还会在网上报旅游团。人家一开始嫌她年纪大,担心安全问题不肯收她,结果老太太自个儿跑去人家旅行社门口中气十足地喊经理,要他出来亲眼看看她够不够安全。
经理被她的积极乐观且充满活力的个人魅力折服了,答应让她报团。后面有什么精品团、短途游,他都会想着叫上温奶奶。温白然偶尔问候,老太太得意地跟她说,我这几年去过的地方比你都多。
年前小叔的女儿要去香港念书,一家几口陪她去报道顺便游玩,老太太也跟着去了,没成想晚上洗澡时在浴室里摔了一跤。股骨骨折,盆骨错位,医生看完片子就建议手术。
老年人本来身体素质就下降的厉害,饶是老太太平日保养得宜,这一下也在医院住了一个月。
温白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温奶奶已经准备回家了。
温前明和谢女士特地去香港接她。出发前,谢女士给温白然打了个电话。
她在电话里叹息,人老了,身体再怎么也比不过年轻时候。立志要玩遍祖国河山的老太太在视频里神情萎靡,花白的发越来越明显,她看着都难过。
温白然没想到这么大的事竟然现在才让她知道,六神无主地说那她也一块去接奶奶回家。
谢女士说不用了,有她和老温两个人就够。
温白然起初不同意,怎么说奶奶也是最疼她的人,她应该去看她。但转身看见在客厅里打游戏的周凛,她忽然又觉得没脸去看她。
彼时她状态不好:工作也丢了,感情在过去和现在里挣扎,理智把她整个人和生活都拉扯成一团乱麻,心态随时随地都在崩溃边缘。奶奶那么睿智的人,看见她说不定还要反过来为她担心。
谢女士虽然不知道都发生了什么,但感觉得出来她的不顺利,安慰她说,先把自己顾好最重要,奶奶这边已经没什么大事了,等回了家你想什么时候来看都行。
挂了电话,温白然想起那一年家里停电,奶奶在旁边给她摇蒲扇的样子,心里说不出的复杂滋味。
她平静地走回房子里,还是问了周凛能不能陪她去趟香港。
他说等他滑完雪。
也不算拒绝。
温白然是有失落的,委屈也有,更多是对奶奶的惭愧。
比这些更可怕的是她从那时候起发现自己已经麻木了。
当对一个人有了预判,他会说什么、做什么都在意料之内。
不会有期待,也不会去幻想,像被设定好的某种程序,她只是一个待在他身边的空壳而已。
温奶奶已经八十五岁了。
她才二十七。
一个人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失去爱的灵魂原来是这种感觉。
可她不要自己只是一副躯壳。
温奶奶过得不是整寿,但因为年前那一跤摔得把整个家族的人都吓了一跳,所以这次决定办的隆重点冲冲喜。
温白然一家到的晚,小叔出来接的。
温后亮埋怨他们动作太慢,这都快开席了才来,真把自己当来吃饭的客人了,说完注意到温白然,他一愣:“然然?这是然然吧?!都长这么大了!真漂亮啊!哎哟,从你上大学出去咱们就没见过了,这一晃都多少年了,还记得小叔不?”
温后亮结婚晚,小时候家里就温白然一根独苗,所有人都捧在手里宠,他总是偷偷买冰淇淋给她吃。
一转眼,小姑娘都长成大姑娘了。
温白然笑盈盈地:“记得小叔,不记得小叔有肚子。”
温后亮年轻时候不像温前明学习好、人又稳重,早早就考上了公务员。他也就是十年前才收了玩心,跟朋友合伙创业开了个电商公司,又恰好碰上了行业风口。十年过去,他早已赚的盆满钵满,人也越来越福相了。
他和温前明还真应了各自的名字。
一个前明,一个后亮。
温后亮被她打趣,乐得前仰后合,“你这丫头!”
国宾楼在本地的级别不低,温后亮在里面包了一个中厅,宾客名单删了又删,最后来了十桌人。不光有亲戚,还有街坊邻居,场面比过年还热闹。
打眼望去没瞧见温奶奶,温白然正要找她,温后亮拉着她指了指舞台边,小声说:“老太太倔,不肯拄拐棍儿,一会儿你牵她上台。”
温奶奶那次骨折置换了人工关节,现在还没完全恢复利索,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应酬了大半个上午,这会儿正独自坐在轮椅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