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兰柔文学>钢轨寿命多长 > 第8章 两个月无薪的沉默(第2页)

第8章 两个月无薪的沉默(第2页)

王工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林野会突然提起这件事,而且态度如此强硬。他放下手中的文件,看着林野,沉默了几秒钟。

“林野,你查法律了?”王工的语气带着一丝惊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是的,王工。我只是想了解一下自己的权利。”林野迎着王工的目光,尽量让自己的眼神显得坦诚而不卑不亢,“我知道研究所很忙,项目压力大,但我也是认真在做事。这两个月,我完成了您和张工交代的任务,也学到了很多。我只是希望,我的付

;出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

王工的目光在林野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嗯,你是个有心眼的年轻人。这样吧,合同是合同,我们也不能随意破坏规矩。但是,考虑到你们实习生的实际困难,我们也会尽量想办法。等第三个月工资发下来,可能会比正式员工的工资高一些,算是一种补偿。另外,我们也会跟学校沟通,看看有没有什么补贴政策。”

虽然这并不是林野最初期待的“工资”,但至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他再次向王工表示感谢,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虽然还没完全着地,但至少悬空的时间缩短了。

除了与上级沟通,林野也开始尝试改善与同事的关系。他发现,办公室里其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冷漠。张工虽然严厉,但专业知识扎实,每次他遇到难题请教张工时,张工总会耐心地给他讲解。他还认识了几个同批的实习生,大家私下里也会交流一些实习心得和生活趣事。有一次,他偶然得知一个同事也在找兼职,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利用周末时间去一个新开业的商场做临时的促销员。虽然工作辛苦,每天站八个小时,还要不停地向顾客推销产品,但每天一百五十块的薪水,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巨款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带来的温暖,也重新找回了与人交流的乐趣。

他开始更仔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他意识到,仅仅依靠实习单位提供的平台是不够的,自己必须主动去争取,去学习,去积累。他利用晚上和周末休息的时间,在网上查找隧道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阅读专业书籍,甚至报名了一个线上的有限元分析软件高级应用课程。他开始思考,自己除了学好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中脱颖而出。他甚至开始研究一些关于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的资料,虽然现在还为时过早,但他觉得,提前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

两个月的无薪实习,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淋湿了林野的梦想,也让他看到了现实的骨感。但他没有被打倒,反而在这场风雨中,学会了如何在泥泞中跋涉,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他明白了,成长往往伴随着疼痛,而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

当第三个月的工资终于到账的那天,林野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欣喜若狂。他只是平静地查看了银行账户,然后点开了一个外卖App,点了一份他惦记了很久的麻辣香锅。当热气腾腾的香锅送到他狭小的出租屋里时,他拿起筷子,大口地吃了起来。辛辣的味道刺激着他的味蕾,也驱散了他心中积压已久的阴霾。他第一次觉得,这碗看似普通的麻辣香锅,竟然如此美味。

窗外的夜色渐浓,蜀都的灯火在雨后显得格外明亮。林野靠在椅子上,看着窗外,心里没有迷茫,也没有焦虑,只有一种淡淡的、经历风雨后的平静和坚定。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漫长,但至少,他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他拿起桌上的笔记本,打开电脑,继续研究着那些复杂的隧道数据。这一次,他的眼神里,多了一份沉静,也多了一份对未来更清晰的认识。无薪的两个月,沉默的两个月,沉默背后,是他悄然发生的蜕变。他不再是那个只懂得仰望星空的少年,他开始学会脚踏实地,在现实的土壤里,一点点地扎根,生长。麻辣香锅的热气和辣味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弥漫开来,驱散了潮湿的凉意。林野狼吞虎咽地吃着,每一口都像是嚼碎了这两个月来的委屈和焦虑。辛辣过后,是微微的灼烧感,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胃里,这感觉让他觉得真实,觉得活着。他放下筷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松快了许多。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张工发来的微信消息:“林野,明天有个小型的项目讨论会,你把你负责的那部分沉降数据分析整理一下,到时候一起过来听听。”

林野立刻坐直了身体,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击着回复:“好的张工,没问题,我会准备好的。”

放下手机,他看着空了大半的餐盒,又看了一眼电脑屏幕上打开的隧道数据分析软件。饥饿感已经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重新点燃的工作热情。他打开了自己整理的数据文件,开始重新梳理。这两个月,他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这些枯燥的数据上。xx地铁延伸段的隧道,穿越的是一片复杂的地质带,沉降监测至关重要。他参与的部分,主要是对前期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统计和趋势分析,为后续的稳定性评估提供基础。

起初,这项工作对他来说简直是折磨。密密麻麻的数字,不同单位制之间的转换,各种监测仪器的误差分析,让他头昏脑胀。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专业,是不是根本不适合做科研。有好几次,他看着屏幕上那些跳动的曲线,感觉自己的大脑像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

但他没有放弃。他想起自己当初选择隧道工程专业的初心,想起那些在课本上看到的宏伟的隧道工程,想起自己憧憬着能亲手参与建设这些地下巨龙。这份初心,像一盏微弱的灯,在迷茫和沮丧的时候,总能给他带来一

;丝光亮。

他开始笨拙地学习。他利用午休和下班后的时间,一遍遍地看项目介绍材料,向张工和办公室里其他比较和善的工程师请教。他发现,其实那些看似枯燥的数据背后,隐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某个监测点突然出现异常沉降,可能意味着下方遇到了未探明的溶洞,或者附近有违规施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仿佛能“看到”隧道深处正在发生的一切,这种感觉很奇妙,也很有挑战性。

他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呈现数据。除了常规的表格和折线图,他还学习了如何使用in和mAtLAb等软件绘制更直观的散点图、等高线图,甚至尝试着构建简单的预测模型。当他的分析报告第一次得到了张工的口头表扬时,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比吃到任何山珍海味都要强烈。张工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子,有点东西啊,继续努力。”那一刻,他觉得所有的辛苦和委屈都值了。

所以,当张工再次要求他准备汇报材料时,他不仅没有感到压力,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他花了整个晚上,把所有的数据重新核对了一遍,调整了图表的布局,增加了对异常数据的标注和初步解释。他把报告打印出来,又仔仔细细地校对了一遍,直到确认没有错漏,才带着材料,精神抖擞地走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坐着项目组的主要成员,还有几位研究所的领导和外聘的专家。气氛比平时办公室里要严肃得多。林野有些紧张,他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把打印好的报告放在面前,手心里却微微沁出了汗。

会议开始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依次进行汇报。轮到隧道沉降监测分析部分时,张工示意了一下,林野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实习生林野,接下来由我汇报一下xx地铁延伸段隧道沉降监测的初步分析结果。”他的声音有些发颤,但努力保持着镇定。

他打开自己制作的ppt,开始讲解。屏幕上,是他精心绘制的各种图表和数据曲线。他条理清晰地介绍着监测点的布设情况、数据采集频率、主要的分析方法,以及他发现的一些初步规律和异常情况。虽然他的表达还略显稚嫩,有些专业术语的发音也不够标准,但他对数据的熟悉程度和逻辑分析的条理性,却让在场的不少人都微微点头。

汇报进行到一半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突然发问:“小林啊,你报告里提到的K12+450到K12+500段,沉降速率比其他区段要快,你分析过具体原因吗?有没有可能是监测仪器本身的问题?”

这个问题直接而尖锐,一下子把林野问住了。他没想到专家会这么快就抓住他报告中的细节进行提问。他下意识地看了看张工,张工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示意他冷静思考。

林野定了定神,努力回忆着自己分析时的思路。他解释道:“专家,关于这个问题,我初步分析过。首先,我们排除了仪器本身故障的可能性,因为该区段的其他监测指标,比如水平位移等,都在正常范围内,而且我们对比了不同监测点之间的数据,排除了系统性误差。其次,从地质资料来看,K12+450到K12+500段正好穿越了一片软土地基,且下方存在一个小的砂土夹层,这种地质条件本身就更容易产生沉降。最后,结合我们之前的施工记录,该区段在初期注浆加固时,可能存在局部注浆不密实的情况。”

他一口气说完,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那位老专家又问:“有依据吗?光凭推测可不行。”

林野立刻点头:“有,我查阅了相关的地质勘察报告,报告里明确标注了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同时,我也对比了该区段与其他地质条件相似的区段的沉降数据,发现确实存在差异。另外,我尝试用peck公式进行估算,初步预测的沉降量与实际监测值也比较接近。”

他一边说,一边迅速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翻找着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补充说明。虽然有些地方还显得不够深入,但他展现出的严谨态度和扎实的文献查阅能力,赢得了专家们的认可。

“嗯,分析得有理有据,不错。”老专家点了点头,又问了几句,林野都一一作了解答。汇报结束后,张工总结时特别提到了林野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分析也很有见地。

走出会议室,林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感觉双腿都有点发软。张工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干得不错,小子。看来这两个月没白费,学到东西了。”

林野笑了笑,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喜悦。这次汇报经历,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平静的心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他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这种被认可的感觉,比任何物质奖励都更能激励他。

然而,生活并不会因为一次小小的成功就变得一帆风顺。无薪实习的困境,依然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那顿麻辣香锅带来的短暂满足感很快就消失了。第三个月的工资虽然比预想中高了一

;些,但刨去之前欠下的房租和还清了因为经济压力借给同学的小额周转,剩下的钱依然捉襟见肘。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继续寻找着兼职的机会。

他接到了之前和那个同事一起做的商场促销工作。周末两天,穿着统一的促销服,在商场里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不停地向路过的顾客介绍产品,回答各种问题,甚至要忍受一些顾客不耐烦的冷眼。有一次,一个顾客对产品提出质疑,他耐心解释了半天,对方却依然不依不饶,最后还说了些难听的话。他站在原地,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差点就想跟对方理论。但看到身边同样在努力工作的同事,想到自己口袋里空空如也,他又咬咬牙,强迫自己保持微笑,继续向下一个顾客走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