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兰柔文学>500米钢轨 > 第9章 马亚欠薪名单前辈回忆录(第2页)

第9章 马亚欠薪名单前辈回忆录(第2页)

他给王总打了电话,想倾诉一下自己的困境。

“王总,这个项目……太难了。进度、资金、工人……我感觉我快撑不住了。”

电话那头,王总沉默了几秒,然后叹了口气:“小李,我知道你不容易。但是,公司把这个项目交给你,就是相信你。困难是肯定的,但总得有人去解决。你想想办法,再坚持坚持。等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王总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李明心中最后一点幻想。他明白了,没有人能帮他,他只能靠自己。他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开始反思,为什么项目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是管理问题?资金问题?还是老板的决策问题?他发现,问题错综复杂,相互交织。老板过于追求利润,压缩成本,导致资金不足;资金不足,又导致工人工资拖欠,工人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下降,进而影响进度;进度滞后,又导致老板更加不满,进一步压缩成本……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只埋头解决眼前的问题,必须从根源上找到突破口。他开始主动与老板沟通,不再只是汇报问题和解释原因,而是提出自己的分析和建议。

在一次会议上,他鼓起勇气说:“老板,我想坦诚地谈谈项目的问题。我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进度和资金,而是我们整体的策略出了问题。为了追求利润,我们牺牲了太多东西,包括工人的利益、质量、甚至安全。这导致工人离心离德,管理混乱,最终影响了项目的进展。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项目很可能无法按时完成,甚至亏损。”

老板愣住了,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老板沉默了良久,才缓缓开口:“小李,你的意思是,是我的错?”

李明深吸一口气:“不完全是老板的错,是整个项目管理的问题。但老板作为决策者,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如果我们现在不调整策略,等下去只会更糟。”

老板看着李明,眼神复杂。他似乎被触动了,但多年的生意场经验让他很快恢复了镇定。他摆摆手:“好了,小李,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我再想想。”

这次沟通并没有立刻带来改变,但李明感到,自己至少让老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明白,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他必须坚持自己的观点,推动项目走向正轨。

从这次经历中,李明学到了宝贵的教训:在复杂的环境中,技术能力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他必须学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项目的整体运作,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虽然过程艰难,但他感觉自己正在一点点成长,从那个初出茅庐的工程师,向一个真正的项目管理者转变。

欠薪的阴影,像乌云一样,悄无声息地笼罩了整个工地。

李明最初是从工人们的窃窃私语中察觉到不对劲的。在食堂吃饭时,他偶尔会听到一些工人聚在一起,用他们听不懂的语言低声交谈,脸上带着焦虑和不安。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孟加拉籍的工人,偷偷摸摸地往一个破旧的信封里塞钱,然后小心翼翼地塞进怀里,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他们在说什么?”李明问旁边的阿强。

阿强摇摇头:“听不懂,好像是关于钱的。”

李明没太在意。他以为,可能只是个别工人遇到了经济困难,或者老板的付款流程出了点小问题,这在工地上很常见。他依然像往常一样,处理着图纸、报告和现场问题。

但渐渐地,他发现事情不对了。工人们的情绪越来越低落,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有些人开始消极怠工,磨洋工;有些人则偷偷离开工地,去向不明。食堂里,工人们的抱怨声也越来越大。

“经理!经理!”一天下午,一个印度籍的年轻工人,红着眼眶找到了李明。他叫卡利姆,是钢筋工组的,平时话不多,但看起来很老实。

“卡利姆,怎么了?”李明放下手中的图纸,关切地问。

卡利姆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断断续续地说:“经理,我们……我们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老板说……说项目没钱……让我们再等等……”

李明心里一沉:“几个月?哪个老板说的?”

“从……从过年到现在……都没发过……是……是工地负责人说的……”卡利姆的声音越来越小,眼眶里蓄满了泪水。

李明感到一阵眩晕。从过年到现在?那都快五个月了!他一直以为只是拖欠一两个月,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他想起之前拉姆来催工资,想起工人们的窃窃私语,心里顿时明白了什么。

他强作镇定:“卡利姆,你别急,告诉我具体情况。有多少人没发工资?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拖欠的?”

卡利姆抽泣着,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实情。原来,自从项目资金链紧张后,老板就以各种理由拖延付款。先是说公司账户冻结

;,后来又说资金在周转,再后来干脆就没了下文。分包商拿不到钱,自然也就发不出工人的工资。工人们一开始还抱有希望,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希望越来越渺茫。他们不敢闹事,怕被老板找借口赶走,甚至扣留护照。

“经理,我们……我们快撑不住了……家里……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卡利姆哭得更厉害了,“我们……我们想回家……”

李明看着卡利姆痛苦的样子,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欠薪问题,这关系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工人的生计,关系到他们的家庭,关系到他们的尊严。

他不能再装作不知道了。他必须调查清楚,必须想办法解决。

当天晚上,李明没有回宿舍,他留在了办公室。他翻阅了所有的财务报表和付款记录,发现果然如卡利姆所说,从去年年底开始,分包商的付款记录就变得断断续续,很多款项都迟迟没有到位。他联系了几个主要分包商的负责人,他们的说法都差不多,老板以各种理由推脱付款。

他还联系了阿强,让他帮忙找一些不同国籍的工人,了解更详细的情况。阿强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答应了。第二天,阿强带回来几个工人,他们有的来自印度,有的来自孟加拉国,有的来自巴基斯坦。他们用各自的语言,向李明描述了他们被拖欠工资的遭遇。有的说已经六个月没拿到一分钱,有的说家里已经断了粮,有的说孩子生病没钱看病。

李明听着他们的哭诉,心如刀绞。他没想到,这个项目在老板追求利润的背后,隐藏着这么多人的苦难。他感到一种强烈的愤怒和羞愧。愤怒老板的贪婪和无情,羞愧自己之前竟然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甚至还在为项目的进度和资金问题焦头烂额。

他决定,必须向老板反映这个情况。

第二天一早,李明敲开了老板办公室的门。老板正在喝咖啡,看到李明,皱了皱眉:“小李,有什么事?项目进度怎么样了?”

李明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老板,我想跟您谈谈工人的工资问题。”

老板放下咖啡杯,脸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工资问题?不是跟你说过吗?等资金到位了就发!你先管好你的技术工作!”

“老板,情况比您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李明说,“很多工人已经五、六个月没拿到工资了。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很多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现在情绪非常不稳定,有些人已经开始离开工地了。”

老板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李明会提到这个问题。他皱着眉头,有些不以为然:“工人闹情绪?这很正常。项目困难,谁都不容易。等项目结束了,自然会结算。你跟他们说说,让他们再坚持坚持。”

“老板,他们已经坚持不住了!”李明提高了音量,“有些工人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孩子生病没钱看病。如果再不解决,我怕会发生更严重的事情!”

老板的脸色变了变,他看着李明,眼神里带着一丝警惕:“小李,你想说什么?”

李明鼓起勇气,说道:“老板,我知道公司现在有困难。但是,拖欠工人工资是违法的,也是不道德的。这不仅会损害公司的声誉,更会激化矛盾,影响项目的稳定。我建议,您尽快想办法,哪怕先垫付一部分,把工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了。同时,也要跟工人做好沟通,让他们了解公司的困难,也让他们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

老板沉默了,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空调的嗡嗡声。李明能感觉到老板的愤怒和不满,但他没有退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