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婶知道你有志气。但万事开头难,别太拼也别太有压力。这镯子放村里就是个破石头。它在你手里才是无价之宝。”
“嗯,朵朵是宝宝,好宝宝。”
一直等着喝鸡汤的朵朵,忍不住软乎乎插嘴。她不管什么宝贝,眼里只有肉。大眼睛扑闪扑闪,朵朵笑的好像掺了蜜。
“奶奶,妈妈,要奖励,要肉肉!朵朵乖乖。”
“哈哈,好!”刘桂苗忍俊不禁。“我们朵朵最乖,奖励朵朵吃肉肉。”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香喷喷的炖鸡吃完,刘桂苗三个全都心满意足。
“嗝~”
刘桂苗打着饱嗝开始干活。
冬天棉花不好抢,所以被子、枕头要带。锅碗瓢盆拿一套,必要时应急。油盐调料不占地方,全部拿走。粮食有多少背多少。城里供应凭票购买。刘桂苗赚钱需要时间。初期,她和朵朵得靠这些余粮过活。小板凳也拿一个,万一买不着硬座,有个板凳还能歇歇。
“婶子,我屋里的家具、院子里的菜地、还有柴房的木头,全不要了。你看着有用,就拿回去用。”
“啊?这哪行。你……”
“有什么不行。你就别和我客气了。”
点点朵朵手上的镯子,刘桂苗表示,庞婶子再推辞,这镯子她不要了。
“那,好吧。我家里还有点蘑菇、木耳和松子。一会儿给你拿过来。”
山珍啊,趁年前拿进城肯定能卖好价。当二道贩子的心在蠢蠢欲动。刘桂苗点了点家里的存款,立刻歇菜。
这时候的木耳堪比虫草,全是野生的。甲级品质的黑木耳,供销社售价三十五元一公斤。刘桂苗全部存款五十八块四毛七。这点钱除去买车票和留下租房的,顶多够买二斤木耳。这太少了。
不过,木耳买不起,蘑菇可以。阳城山多雨多,蘑菇多到不值钱。品质好的干蘑菇,供销社卖四块一斤。收购价更便宜。以刘桂苗和村里人的关系,她一块钱一斤就能收。
“婶,这是三十块钱,你帮我问问。看谁家还有干蘑菇。我想买点带沪市吃。。”
“啊?这么多你吃的完吗?要买吃的,你不如换点玉米面,那个顶饱。还有,你这还有其他行李呢。买一堆蘑菇,你不好拿。”
不赞同的看向刘桂苗,庞婶子很操心。
“我这有箩筐和扁担,这俩筐是我交公粮用的。一个能装一百斤货。我这点东西,挤挤就装下了。”
对于怎么拿走,刘桂苗早想好了。一肩挑扁担,一手拎箱子,胸前绑孩子。刘桂苗一个不落,绝对能全部带走。
“您知道的,我天生力气大。再有一个包,我绑到后背上,也能拿的动。”
这倒不是刘桂苗吹。她是真拿的动。庞婶子也知道刘桂苗有一把子力气。可三十多斤干蘑菇,实在太多了。
“苗丫头,要不你再想想。除了蘑菇,你还有啥想带的?我看这个烧水壶挺新,可以带走。这个木马朵朵喜欢,应该一起打包。还有院子里的冬菜,也都拔走吧。外边不像咱们这暖和,你想吃青菜肯定不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