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凌霁那个孩子只能是最后的赢家。
既然她已经拥有了陛下全部的恩宠,余生她也不必再去争抢什么,只管和她的郎君安稳过好剩下的时日就好。
她也不想扶持什么其他王爷的子嗣,纵使她和凌霁向来不对付,但她希望来日继位的,总归是他郎君的皇儿。
耗了大半辈子,她累了,她真的不想再争了可是哥哥不这么认为。
三个月前。
郑贵妃曾多次修了家书寄给兄长。
郑光越收到了妹妹的劝和信,却还是决定在一众投靠的豪绅和地方官支持下,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对太子动手。
见状,郑贵妃当时甚至还去劝过了陛下,希望他出面管管此事。
陛下却说,让他看看这个儿子究竟会怎么应对这一切——
“先前有那么多的臣子支持他,朕倒要看看他是怎么应对你兄长的。若是他应对不来,当真被清君侧除掉了,也是他的命数!”
桓帝看着心上人患得患失的脸庞,心如刀绞。
若非那个孩子的突然出现,也许,他和贵妃之间就不会有那段裂痕了
_
先帝在时,大颐嘉永二十八年,桓帝还是先帝膝下最不起眼的十一皇子,一个失了母妃任人欺负的皇子。
而郑氏,自小被她那嗜赌成性的父亲强迫卖走,几经转手到了嬷嬷手里,成为了一名微不足道的宫女。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白日里,郑氏不知是在哪一宫娘娘的殿外,看见了被罚跪的凌澈。
凌澈已经被冻得昏厥在雪地中,身上覆了层薄薄的雪,却无一人看着。
郑氏悄悄将昏厥的少年从雪中救了回来,可苏醒的少年眼里,只有一片灰暗的死意。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场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邂逅从这一刻发生。
凌澈在郑氏的鼓励下离了宫,隐姓埋名地准备科考,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重新进入先帝的视线。
郑氏也从那时起,每月都会分出一半自己的例银,用于资助十一皇子读书备考。
所有嫔妃和皇子都以为十一皇子悄无声息地死了,没人在意他的死活。
怎料凌澈连中三元,顶着假名渐渐走上官场,又花了几年时间,在暗地里架空其他皇兄的势力。
他终于风风光光地杀回所有人眼前,报出了自己的身世。
“哈哈哈澈儿,你就是这样报答朕的!好啊,好得很啊!!”
先帝最终立了十一皇子为太子,却又故意当着一众托孤大臣的面,讥讽地下了一封遗诏:
凌澈不得立郑氏为后
桓帝是靠着郑氏一路支持才登上的帝位,亦是少年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