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时间总是难熬。
三天后,李轩接到刘师兄的电话,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了意外。
审批被上面一个领导给否了,说他胡闹,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怎么能拍电影。
“师弟,真的很抱歉,现在投资卡的紧。”
刘师兄很是惭愧,幸亏话说的不是太满,但在师弟面前丟了面子,还是有点尷尬。
李轩也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也很感谢刘师兄的热心:“师兄別这么说,你能帮我到这,我已经很感激了。”
掛断电话,只能再想想其他的办法了。
没有再去找杨林老师,李轩通过学校的关係,联繫了一个上影在京城的负责人。
听说一个好的剧本被中影拒绝后,对面负责人当即同意和他见个面,聊一聊。
这次约定的地点是北电门口的咖啡馆。
上影来的人比较清瘦,四十多岁,戴个眼镜,姓周。
“剧本带了吗?”来人也不囉嗦,直奔主题。
李轩將剧本递给他,对面接过,也不废话,仔细地翻看起来。
静静的等待中,时间过得很快,只能听到剧本翻阅的声音。
对面抬起头,“这个剧本卖吗?”
这句话差点给李轩整不会了。
不管是对方同意或是拒绝,李轩都不意外,却没想到是这样的回答。
“我想自己拍这个电影。”
“你没有任何从业经验,这个故事也有点复杂,我怕你把握不住。”
对方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三万块,剧本卖给上影。”
李轩也有些无奈,“我考虑考虑。”
三万的价格確实不低了,2oo1年京城的年平均工资才一万多,三万够普通人赚两年的。
上影的人也不著急,他见到过太多这样的年轻人,毕竟买卖不成仁义在,便缓缓说道:“我一直在京城,如果想卖的话,可以联繫我,价格好商量。”
李轩感谢了他一番,两人客套了一阵,便各自回去。
躺在宿舍的床上,李轩也有点挠头,难道真的要去傍富婆?
上一世一门心思扑在电影上,拍摄、剪辑、配乐等工作很多都是他自己在搞。
那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门心思搞电影。
2oo1年赚钱的行业,像什么金融、网际网路、房地產的,哪个不需要本金。
听到宿舍门开的声音,李轩转头望去,看到室友张楠带著大包小包走了进来,嘴里哼著轻快的旋律。
这几天李轩在宿舍写剧本,张楠也是早出晚归。
李轩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哟,今天这是去大採购了?看你心情不错。”
“哎,別提了,家里亲戚朋友让带的特產。”张楠无语的说道。
隨后拿过一个袋子,递给李轩,“这是给你带的北京烤鸭,尝尝。”
接过烤鸭,李轩道了声谢,突然想到刚才听到的旋律,问道:“你刚才哼的什么?”
“你没听过?”张楠像看外星人一样望著他。
李轩无语,“別卖关子了,快说说。”
“阿庆的《情非得已啊。”
难怪刚才听著有点耳熟,这歌在当时確实挺火的。
只是最近一直忙著剧本的事情,没怎么在意这些。
李轩猛然想到了一条路,上下打量了张楠一圈,“你別说,还真给我一点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