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倒也不是不行,但时间线拉得太长了。而且本质上不就是把毁灭世界这件事重复几十上百上千遍吗?
也没多么有意思。
神木柊惆怅地叹了口气,不管再怎么厉害,写小说没灵感还是没灵感,卡文还是卡文。
明明他都把灵感拉满了,但冒出的每个想法都那么平庸。
安静地就像不存在的立原道造突然问道:“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嗯?”
“你在笔记本上画了八十个圆圈,写了三十五个单词,还给每个单词勾了边,但一个字都没写。”
“写小说是这样的,卡文的时候和一只蟑螂跳交谊舞都比写小说有趣。”神木柊扔开画得乱七八糟的笔记本。“说起来,立原君应该知道我现在处于什么状态吧,就不多赘述了,你觉得什么主题能容纳下我现在全部的恶意呢?”
“你为什么知道我的姓氏?”
“诶,忘了。”神木柊打了个响指,“好了,现在回答我的问题吧,不知名的港口黑手党异能者大人。”
立原道造眼神恍惚了一下,“你自己。”
神木柊来了点兴趣:“怎么说?”
“我看过你的小说。在不缺钱的情况下还那么疯狂地取材找灵感,一本接一本的写,本质上是你在通过异能不断毁灭过去的自己。”
“的确,”神木柊恍然大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能承担我自己全部恶意的,当然也只有我自己了。”
看来这会是一本平淡的自传。
在读者视角看来,是作者一日冬虚拟了一位名叫神木柊的异能者主角,以自传形式创作的小说。
说不定还会吐槽主角金手指开太大,轻小说都不带这么写了。
也许,像被封面欺诈时的中岛敦吐槽:《美德》应该改名叫《关于我穿越到异世界后成为圣骑士这件事》。
这本《神木柊自传》也该取个更流行的名字,例如《我在横滨写文成神》。
圆满
距离栗山侑死亡、特异点再度出现在横滨一事才过去不过两天,甚至还不够给复活异能者事件稍微降温的时候,一日冬的新书《残酷》毫无预兆的上架了。
是真的一点预兆都没有。
行木编辑前一天晚上收到的稿,立刻就校对排版完毕,从出版社到印刷厂效率全都高得可怕,且没有人对这样紧促的出版流程有任何异议。
放在以前,出版社肯定要精心筹备一段时间再推出来。毕竟距离上一本新书的时间太近了,《美德》正是卖得火热的时候,这就相当于新书和旧书打架了。
就算以一日冬的人气完全不需要市场预热。但以表重视,他们也要投放相应广告的。
为了省掉这些无聊的流程,神木柊用了点小手段。
结果就是横滨的异能者势力们,尤其是港口黑手党,还在为栗山侑一事头疼的时候,开始售卖的《残酷》,热度已经飙升至铺天盖地的程度。
可以说是销量直接爆炸之后,港口出版社才开始把广告部分追上来,倒显得有点可有可无了。
一日冬本来就是超人气小说家。
《残酷》一改以往着重于深挖情感和人性的风格,以自传体的方式写了一本契合于他家乡横滨的奇幻小说。
在横滨各类社会新闻与事件上加以「异能者」视角看到的「真实」,达成了一种真假难分的魔改效果。
连大量横滨读者都忍不住发声说——“差点就真的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异能者了,写得也太真实了!”
这固然是极其出彩的一个特点,却不是《残酷》最征服读者的部分。
《残酷》最令人震撼的,是以「我」为主视角记录的这一段波澜起伏的人生,「我」对自己怀有几乎能毁灭世界般的恶意。
在获得小说共情异能后,「我」的重点不是用这个异能摆脱苦难,走上人生巅峰,而是把它当成刀,一刀刀割下自己,雕刻自己。直到自己这块原木被削得只剩最后的一丁点儿。
这本小说采用了自传体真是绝妙至极。里面的主人公神木柊甚至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想必是一日冬为了增加真实感故意如此取材的。
又巧妙地将神木柊的人生经历和一日冬的写作历程完美结合在一起,让人不由得怀疑是否写作鬼才一日冬真的是因为异能力才达到这种共情效果的。
这些元素使《残酷》显得无比真实,让人十分有代入感的同时,还让全程跟着主角视角第一人称阅读的读者们,真真正正体会到了那种根深蒂固的自我厌恶,和庞大到心理脆弱者甚至会感到生理性窒息的恐怖恶意。
毫无疑问,这是真正的杰作!
不管是作者所使用的混淆小说与现实的诡计,还是那令人既恐惧又欲罢不能全部加诸于自身同时显得无比自负的恶意,都让全球的读者们陷入了狂欢,以可以称为「圣地」吸引来诸多游客朝圣的横滨为最。
一日冬
《残酷》
神木柊
《美德》
《亲友》
《母亲》
超人气小说家千年一遇的写作鬼才……
这些词汇充满了每个人的耳朵和大脑。
就连原本对一日冬这类共情度极高的写作风格接受不来避而远之的人,也一反常态迅速成为了一日冬的拥护者,对小说不感兴趣的路人也会捧着书读得如痴如醉,更别提本来就是他忠实读者和黑粉的人有多疯狂了。
新闻上在播放一日冬每天刷新的最高销售量,开讲座讨论一日冬造成的现象,采访一日冬读者发起开签售会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