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兰柔文学>千古一帝免费 > 第124章 准备下江南(第4页)

第124章 准备下江南(第4页)

“你们一个两个的咋就这么倔呢!?!”

“蒙古人就不是人?!”

“这中原大地追溯至古时也不过河南千里,那时齐鲁大地孔圣故里还是东夷,荆楚之地至秦时亦为南蛮,现今那个不是我华夏之土!?”

“现在又新建察哈尔道,为我大明两京十四道之一,蒙古人自然就是我大明之民!”

“虎山,你要明白一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只要让蒙古人吃饱穿暖以后,那他们想的就不再是如何造反叛乱,而是如何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朕还听说过一句话,朕之前也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时戚远才点了点头,“臣也以为如此。”

黄得功还想反驳,却被朱由检按下。

“传旨给阿布奈,就说朕要从察哈尔道八千蒙古勇士为禁军翊卫营。参军者待遇等同禁军,另每户赐草场二里,盐铁配额加三成。”

说罢还专门指了指黄得功,“你亲自去挑人,专要那些跟建奴有血仇的部族,你也仔细看看,蒙古人得知是给朕做禁军,究竟是个怎样的反应!”

“顺便告诉那些个大汗,他们的儿子在京城当禁军,朕给他们建学堂教汉字,五年之后,朕要这些蒙古儿郎比汉人还像汉人。”

王家彦提出忧虑,“恕臣直言,京营老兵歷经数战,如今又要与异族同袍,只怕。”

“所以朕才要戚將军亲自操练。”朱由检解下腰间玉带扣在案上,玛瑙镶嵌的龙睛在烛火下泛著血光。

“翊卫营由玄甲骑残部五百、三千营抽调两千精骑、蒙古部八千精骑组成。”

“从明日起,翊卫营每日卯时操演,申时习蒙古战法。告诉那些崽子,谁先学会对方的本事,赏银翻倍!”

“左右金吾营由浙兵五千为基,抽调京营一万五千精锐组成,依旧日日操练,火器为主,兵戈为辅!”

殿外更鼓忽响,亥时的梆子声惊得值夜太监打了个哆嗦。

王家彦伏案疾书,算盘珠子噼啪作响,“若按陛下所言,批常备军伙食每日需米一升半、肉四两、蛋两枚。三万大军每月耗粮一万三千五百石,这还不算冬衣甲。”

“让郑芝龙的船队从南洋运粮。”朱由检指尖点在琉球海图上,“郑森跟朕说福建水师正在改装弗朗机人的夹板船,下月就能走暹罗航线。”

戚远又问,“陛下可曾想过,日日操练见血,士卒积怨如何疏导?当年戚少保在蓟镇”

“所以朕准你们设比武擂台。”朱由检已经將所有问题都考虑了一遍,“小到捉对廝杀,大到两司垒阵,每月都比,胜者得冠军旗一面,全司每人赏银十两,酒肉若干。”

“且每季全军演武,最优者由朕亲赐军旗,昭告天下!”

黄得功吞了口口水,不自觉的说道,“当年浑河血战要有这规矩,老子能带著弟兄们杀到赫图阿拉!”

“不过臣还是有些忧虑,这双层甲配火銃怕是不妥”

朱由检眯起眼睛,指尖无意识摩挲著案几,“虎山不妨把话说完。”

“鸳鸯阵为什么能破倭寇?就因藤牌手挡箭,狼筅阻敌,长枪刺杀。”黄得功扯开衣襟露出胸前箭疤,“火銃装填要三十息,而军中除重装枪兵外再无其他,若建奴骑兵衝到跟前怎么办?依臣看不如。”

“所以每总旗配五门虎蹲炮。”朱由检耐心解释道,“工部新铸的铜炮能打三百步,霰弹一扫就是一片,且全军只要纪律严明,三段式射击,鼓起则进,鼓声则停,不溃不乱,建奴不足为惧。”

“另增设隨军医官,每小旗有一宣慰史,每司均设一宣慰司,监察喝兵血之徒,设立十七禁五十四斩之军法,非战时由廉政院联合刑部兵部共同执行,战时由宣慰司联合主官执行。”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確保自己的疑问都有了解决方法之后,当即俯身领命。

临走之前黄得功又突然问道,“臣这就去蒙古挑人,不过丑话说前头,那帮狼崽子要是不服管教。”

“那就打服!你黄闯子不就等朕这句话的吗!?”

朱由检没好气的骂了一句,“告诉那些蒙古人,谁能贏玄甲军比武,朕赏他金腰带!要是连京营老卒都打不过,趁早滚回草原放羊!”

“没什么问题就赶紧下去办,朕过两天就要去南京待几个月,希望回来的时候能看到常备军。”

“必不负陛下皇恩!”三人齐声应诺。

朱由检又叮嘱了句,“辽东四镇也別忽略了,要好好配合元辅。”

“臣遵旨。”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