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世荣示意李公公将图纸呈上来,认真的翻看了一下。
姜世荣没看懂,看着姜随:“随儿,这是何物?”
“回父皇,这是建造火炕的图纸,是驸马绘制的,专门用作冬日的取暖。”
“这是床?”姜世荣结合姜随的话,大概猜到了些什么。
“不错,只要烧炭,夜里可以当做床榻睡,很暖和,每日所用炭火,是我们正常用炭火取暖的一半,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大量木炭,勉强可以帮助受灾百姓度过寒冬。”
“好!”姜世荣满意点头,“这图纸可试验过了?”
姜随点头:“试验过了,成效很好,且修建后,每年入冬皆可用。”
“还有一事,儿臣要禀告父皇,在大雪刚开始下的时候,儿臣便让人去筹集了大量木炭和厚的被褥,就堆积在仓库里。”
“儿臣现在只等父皇筹集工匠,安置好灾民,届时儿臣就能顺势开放仓库,赈灾施粥,帮助父皇解决此次灾祸。”
“好。”姜世荣很是感动,“朕那么多孩子,只有随儿能为朕分忧!”
姜随行了一礼,嘴角微勾,笑意不达眼底。
既然姜世荣希望她张扬,希望她吸引夺嫡的火力,那她就表现给他看。
她倒要看看,等最后叶初荷的身份暴露,是她死还是她亡。
姜世荣不知道姜随心中的打算,他转手将手中的图纸交给梅子仪:“丞相,传令下去,让工匠连夜赶制图纸,只要测试通过,立马推行下去,告诉百姓们该如何修建火炕。”
“等推行成功,你便和长公主一起商议救灾事宜,此事全权交由你二人,可定不要让朕失望啊!”
“臣遵旨。”梅子仪率领众大臣下去。
姜世荣看着姜随:“随儿,若你此法可行,你便带季空青入宫,朕要重重奖赏于她。”
“好的,父皇,儿臣回去,定会告知她这个好消息。”姜随笑着应下,“儿臣要去准备接下来赈灾事宜,先行退下了。”
“嗯。”姜世荣点头,目送姜随离开。
姜随离开后不久,御书房的屏风后缓缓走出一人,正是复健许久,才刚恢复行走能力的叶初荷。
“初荷,此事你怎么看?”姜世荣给叶初荷倒了杯茶,让她在一旁坐下。
叶初荷看着姜世荣:“姜随大概已经不想低调行事了。上次赈灾成功,她未像其他人那般弃城而逃,而是与百姓共存亡。”
“那次便在百姓中名声大噪,她贤明的名声已经从滁州传到了京城,众人皆说长公主殿下爱民如子。”
“此次雪灾赈灾,若姜随再次完成的完美,她的身份和名声就要做实了,只要稍微运作,届时就算我的身份揭露,也无法扭转她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初荷所言极是。”姜世荣满意点头,“朕担忧的也是此事,朕本意是让她牵制那几个,但是并不想让她太过高调。”
“此事你怎么看,有何办法?”
叶初荷看着姜世荣,弯唇一笑:“盯着储君之位的,除了姜随,不是还有陛下您的三个孩子吗?他们蠢是蠢了点儿,但是多少还有些用。”
“她不是说货物都放在仓库吗?夜里寻房若守卫一不小心打翻烛台,仓库这些易燃物还能存留?届时殿下大可治她一个救灾不力之罪,让她禁足些日子。”
“初荷所言极是。”姜世荣弯唇一笑,转头对门口喊了一声。
“小柜子!”
李公公立马走了进来:“陛下,奴才在。”
姜世荣招手示意他走近,凑到他耳边低语。
李公公了然点头,没过多久便离开了御书房。
门口的姜随站在宫外,看着李公公进去又匆忙出来,这才缓缓收回了视线。
“长公主殿下。”梅子仪朝着姜随走来,缓缓行了一礼。
“梅丞相,不必多礼。”姜随摆了摆手,“丞相可有事要说?”
“是的。”梅子仪点头,“驸马是最懂这图纸之人,下官能否请驸马前来,帮助下官建造这火炕?”
姜随点头:“等本宫回府,问一下她,看她是否愿意。”
“那就劳烦殿下了。”梅子仪笑着点头,转身离开。
没过多久,姜随准备再次大出风头的消息传到了姜宇和姜雅耳中。
姜宇愤怒的拍响桌子:“该死的姜随,舅舅早已囤积好过冬的衣物和木炭,就准备在灾情最严重时,发一笔大财,姜随这一出,我和舅舅还怎么赚钱?”
沈泽出现,对着姜宇行了一礼:“殿下,既然长公主殿下想借此为自己谋一个好名声,殿下为何不也顺水推舟呢?”
他是姜宇府中另一个幕僚,王霜离开后,姜宇的幕僚队伍,只有他能力最强,也最心狠手辣。
“什么意思?”姜宇不解。
沈泽弯唇一笑:“殿下何不将长公主殿下囤积的东西损毁,等她拿不出赈灾的物品,您再带着大量物资出现,拯救万民于水火。”
“此事一过,再让人宣传您才是最适合当储君的仁义之人,届时再让殿下身边的大臣向皇上举荐,您之前所受的责罚,大概率能很快一笔勾销。”
“你所言有理。”姜宇瞬间联想到了什么。
另一半,姜雅也想出了和姜宇同样的办法,但她不像姜宇的母族那般有钱,只想设法毁了姜随的货物,立马让人去打听姜随那批货的存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