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华将车厢的小窗帘子撩起来一半用金钩挂住,半靠在车厢上,慵懒随意,坐姿松散,手中把玩着一条帕子,试着在指尖转扇柄。
「你讲道法自然,什麽是道法自然?」
「日升月落,春去秋来,百川到海。」
水在高温环境会蒸发,在低温时会结冰,在零下四摄氏度是冰水混合物。
地球上总是日升月落,春去秋来,宇宙广大星海茫茫,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行轨迹。
人对世界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知识的发展和时间的变化逐渐深入的,在这个科学知识发展缓慢的古代社会,更早的时候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显学,墨家的很多知识其实就是自然科学。令人遗憾的是,後来因为统治阶层为了自身的稳定和建立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并且培养官员,大力扶持儒家发展,墨家的发展空间逐渐缩小,曾经和儒家并立的学派到如今几乎已经发不出声音了。
古人不能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群星的变化,研究天文的人会记录下星星运动的轨迹,归纳总结。
他们用玄而又玄的阴阳五行来解释星象,若是有彗星落下,就是皇帝失德,哪里将有天灾人祸降临。
檀华想,徐微生所说的自然,大抵是这些。
当人坚定自身想法,心无旁骛丶一心一意要走自己走的路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触摸到命运的错觉。
华屋山丘,人生易老。
承认自然规律无法改变,也就可以以为自己的命运无法改变了。
但人是人,自然是自然。
水冻上一夜,会变成冰,当太阳升起,温度升高,又会重新变成水。
若是将一个人放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整整一夜,第二天可能也会冷冻结冰,当温度升高,冰雪融化,倒下的人也不会再站起来。
檀华问徐微生:「《尚书》讲完了,明天我们讲什麽?」
如果是从前,徐微生大约会说出自己计划好的课程,也会问檀华想要学什麽。
问问她最近对什麽感兴趣。
徐微生视线垂了垂,落在马车湿润的车身上,说道:「还请公主见谅,小道明日不能来宫里。」
如果她不问这一句,应该是明天早晨才会知晓徐微生的告假。
「那後天呢?」
「小道後天也告假。」
「大後天呢?你在不在宫里?」
「也不在。」
彩萍一直在车里听着两个人交谈,两个人一问一答之间,好像有一种她所不明白的默契,她听不懂两个人在说什麽,也不明白怎麽忽然之间一向对上课不太重视的公主会因为徐道长说要请几天而质问对方。
徐道长不是没有告过假,以前有事的时候,徐道长偶尔也会请假。
从前的那位女先生,告假回去奉养父母,公主还送了对方盘缠。
怎麽这次对徐道长不太一样?<="<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