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少妇附和:“是啊,阿娘要是想三娘了,就在家多念念佛经,为她和大王公主祈福。”
老翁看妻子一脸落寞,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
儿子挤出笑容,开玩笑说:“都说阿娘偏爱小妹,以前儿不信,现在看是真的,儿和大妹妹在您眼前都不稀罕,光想着小妹。”
老夫人瞪了他一眼,“饭都堵不上你的嘴。”
饭后,女儿和媳妇搀着赵老夫人回房小憩。
“昨夜守岁把我累着了,年岁大了,比不得从前了。”
“阿娘一点都没老,一年更胜一年呢。”
赵母挨着榻沿小心坐下,“我生三娘时就三十多了,现在她都有孩子了,我怎么不老?这孩子,被我和你阿耶惯坏了,在宫里能吃得好睡得香吗?那是什么地方?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上次见面,你看她憔悴的。”
女儿打断了母亲的话:“阿娘,我看三娘气色挺好的,她在官场多年,后宫又能怎么样,是你多心了。”
“是吗?”
“是——”她向嫂子递了个眼神,对方接下话茬,服侍婆母躺下。
“是啊,阿娘,您看刺史府送来的节礼,他们这么频繁示好,还不是因为小妹在宫里得宠?听说,皇帝还要立雍王为太子呢。”
赵母眼皮打架,“三娘不稀罕这些……”
待老人传出鼾声,姑嫂二人蹑手蹑脚地离开。
甫一关好门,赵二娘就捂住了嘴,嫂子扶住她往远处走,生怕吵醒房中人。
回廊拐角处遇到候立的赵家大郎,上来撑住妹妹的肩头,紧皱眉头问:“那些传言是真的?小妹真的……”
赵大娘点了下头,倒在兄长怀里失声痛哭,男人的脸抽了抽,妻子靠了过来,三人抱头而泣。
——
弘业四年十一月,贵妃赵氏的丧讯布达四海,被追封为元德皇后。
隔年,其所出皇五子李澹封魏王,皇二女李寿宁封衡山公主,打破“名山大川不作封号”的祖制。
弘业帝直至驾崩,未再立后。虞朝后世君王,皆沿此例。
《诗经商颂殷武》:“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完结)
作者的话
实颖
作者
05-19
昨天说今天连更四章,压缩成两章了。这个结局可能对于有些朋友来说还是不够完满,但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赵濯灵和李盈经历了四年的情爱纠葛后都成长了,赵濯灵丰富了人生体验和对情感的把握,磨炼了心志,更加明确了自我(远遁江湖没死)。李盈享受了苦乐交加的亲密关系,最终还是明白了爱的真谛。这对他们是最好的结局,也是我把最后一章取名“复活”的原因。孩子们有他们的个性和精彩的人生,也有他们各自的问题等待自己去解决。至于他们的母亲去往何处,会不会重逢,我也不知道。希望他们在那个世界度过充实的一生。祝愿你们都有自己的天命、坚持那些最重要最美好的东西。但愿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