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太后一眼望见那藕色暗金襦的领口处压着块再眼熟不过的麒麟玉牌,心头一沉。
赵濯灵虽然半敛着眼皮,仍在眼波流转中用余光观察了周遭。
正前方是太后,五十岁上下,模样周正,穿着褐色绣袍,和京城那些上了年纪的贵妇人没太大区别,多了些威严罢了。
太后左下方是杨皇后及其一子一女,他们是赵濯灵在昌王府的旧识,一年多不见,杨皇后没怎么变,还是菩萨似的娴雅。
他们对面坐着一个艳光四射的美人,没有人能忽略她的存在,赵濯灵知道,那是大名鼎鼎的楚昭仪。
再往下还有两个低阶妃嫔,都是陌生面孔,其中一位虚搂着个男童。
弘业帝还是昌王时便以风流闻名,并因此见弃于崇宣帝,但永定帝表露出禅位意向后,他一夜之间遣散了府中未生育子女的媵姬,以显洗心革面浪子回头的决心。
他子嗣也不多,除了皇后所出的永王和义阳公主,活到序齿的只有一个三岁的小皇子,刚刚封了汝王。
子嗣单薄,是太后的一块心病。
“到祖母这儿来!”王氏放下碗筷,朝两边招手。
永王带着妹妹先一步走过去,三岁的小皇子一颠一颠地跟在后面,众人皆慈爱地笑着,除了赵濯灵和楚昭仪。
太后拥着三个孩子,喂他们点心,“好吃吗?”
小童们连连点头,“孙儿谢谢祖母。”
“真是好孩子。”她轻轻抚摸小孙子的头,温柔得和天下任何一个寻常老妇无异。
“刘才人,你把二郎养得很好,前几日,皇后对圣人说给你晋位,圣人答应了。”
末座的年轻女子连忙谢恩,“妾谢圣人和皇后隆恩。”
杨皇后端柔一笑,“这是你应得的。”
太后却叹气,“我常常羡慕你们,可以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圣人一出世就被抱走了,我睁开眼就没看到他。崇宣帝有九个孩子,活下来的只有三子一女,没一个生母养大的。”
“母亲不必伤怀,圣人虽非长于母亲之手,但对母亲孝心深厚。”杨皇后长得温柔,说话也温柔,听得人如沐春风。
太后颔首,“圣人仁慈,上苍却吝于降福,而立之年,只有两子一女,莫说和官宦大族比,连寻常百姓都不如啊。”
杨皇后闻言俯首请罪,“是妾无能,未助天家开枝散叶。”
“你已经够大方了,”老妇安慰道:“生儿育女,掌管后宫,接纳新人,样样得宜。”
赵濯灵听这婆媳俩互相恭维,心中不耐,又不敢表露,只抿了抿嘴。
楚昭仪轻勾着嘴角,敛眸视地。
太后饮了口酪,看向赵濯灵,“贵妃,你深受皇恩,当一心侍奉圣人,早日怀上龙胎,方不负陛下和皇后爱护之心。”
赵濯灵淡淡答“是”。
王氏见她不动如山、惜字如金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再不搭理她,只顾着和其他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