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掩了脚步声,小宦官走到近前才引起屋中人的注意。
“谁让你进来的?”兵部尚书钟炎语气不善。
小宦官知道不是冲着自己来的,便镇定道:“禀相公们,赵女史来了。”
众人陆陆续续地站起来,坐在首位的尚书令白元植发话:“快请。”
“是。”小宦官躬身后退。
白元植离座,其余人随后。
门口投下人影,赵濯灵身穿暗红圆领袍,脚蹬皂靴,挟风而来。她梳着椎髻,素面朝天,与几年前毫无分别。但彼时,她不过是个五品官,政事堂的宰相们可不会起身相迎。
见这阵仗,她笑了起来,拱手道:“今日政事堂热闹啊,来了这么多人。”
确实不少,除了宰相,六部堂官和部分卿监官员也在,乌泱泱一群人行礼,声音参差不齐。
“见过女史。”
赵濯灵上前虚扶白元植,“白公,圣人命我来取文书。”
一旁的中书令卢洵笑道:“刚刚还说紫宸殿的文书怎么还没送走,不成想是女史亲自来。”他入阁前曾是赵濯灵在礼部的上官,二人颇为熟稔。
“出来走走、动动筋骨也好,”赵濯灵打量了一遭说:“不知是否因为人多,这屋里够燥的,快到用冰鉴的时候了。”
现在才立夏,有些人薄衫尚不敢穿,哪里谈得上热。在场的都是人精,谁听不出弦外之音?一时无人接话,卢洵把一袋整理好的书卷递给她。
吏部侍郎赵纳笑道:“冰鉴毕竟是奢侈之物,暑日不至,岂敢享用?”
赵濯灵瞧了他一眼,嘴角一翘,“便是暑日,也不能贪凉,需小心些。”
她转身浅浅揖道:“某告辞,不打扰诸位议事了。”
“女史慢走。”
——
空旷的紫宸殿中,一道黑影不知何时从何处出现,沿墙行至案边,利落地屈膝一跪。
“陛下。”
弘业帝收回视线,“有消息了?”
黑影微微抬起头,竟是消失多日的庄衡,只听他恭敬道:“百济确有异动,萧恕所奏为实。”
“兵力如何?”
“目前看,不少于十万。”
“唔,那与章奏里说的也差不多,”弘业帝手中笔未停,“上次让你细查斗花宴,怎么样了?”
庄衡不假思索,“回陛下,奴详查后,并未发现有何异常。”
弘业帝顿笔,“那贵妃为何突然想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