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兰柔文学>徽梦商途 > 第14章(第2页)

第14章(第2页)

这是能感觉到的。

商贾位于百业潮头,稍有风急草动,便有震动。

方七叔正式开始教我囤积之法。

「这是巨富之道,却也是不义之道。

「囤积,代表着要在东西价钱低的时候,将市面上所有的便宜货都囤起来,再到价高时抛售。

「其中的暴利,你自然也清楚。但暴利之下,却是对百姓佃农的敲骨吸髓、血恨相逼。

「我方家的族训、你们家的家训,都不允这样的事情出现。因而只能疾风知劲草,平日多留心,预先判断,从中获利。」

方七叔是位好老师。

如果说四叔教我,是将我带在身边,一件一件详细地教。

那么他则是一语中的,而后亲身示范,最后放手叫我去做。

明德六年,江南大旱。

方七叔提前两月便从精于天时的老农那得到消息,又花重金问了金发碧眼的弗朗机人。

获得确切消息,他着手从湖广屯粮。

吴楚之地,年谷丰饶,加之一年多熟,谷价低贱。

待到芜湖的仓库装满,恰恰是粮价最高的时候。

方七叔看准时机,卖了出去。

如此做的人不少,他已是其中收敛的了。

不过徽州人有礼义,为了不得罪于家乡父老,没有在徽州从事粮食囤积。

如此,家中的进项便又多了一大笔银子。

七叔母喜得拿上街,替我和兰芝又多打了些金器。

「金子好,金子不似谷子,是硬通货。到哪个年代,都是能换出去东西的。」

可谁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动荡。

不仅谷价跌了,金子也无人要了。

朝廷分成了两派,斗得正凶。

我听方七叔府里的门客说,如今的朝廷新贵里也有我们徽州人士。

「是叫叶铭臻的,好像也是歙地人。

「他是明德五年的进士,虽不是一甲,却也是二甲进士,有个好座师。按惯例是要到翰林院里清修的,可太子急于用人,又不想任用那些老人,这才提拔了来。」

久不听故人的名字,甫一听见,我竟恍惚了。

再仔细一听,居然真的是那个叶铭臻。

门客刚从苏州来,那地方文英荟萃,士林里的消息也灵通。

「叶铭臻颇得太子的器重,只是他似是和太子身边的宦官交往过密,并不太受朝廷清流的青睐。」

当今科举之途,唯有投奔清流,方有高升的余地。

而叶铭臻此举,却是落入了权宦的下流。

但门客捻着胡髭摇头:「朝政之争如猛虎矣,当今圣上已算是长寿,因而牵扯出许多争端。最终,也不知谁能夺得这天下。」

朝廷的纷争,向来是不被凡人知晓的。

京城那么远,便是敞开门争斗,也永远不会被小民晓得。

我只是听一耳朵,为囤积做准备罢了。

只是有些惊奇。

小小的状元坪村,居然真的出了一个进士。

只是不知为何,叶铭臻高中的消息没有传到歙地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