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昆曲交流,这煤老板也来了。高团长听说了,就想拉着煤老板一起吃个饭。说好听的是文化交流,其实就是想拉个投资。
昆剧团虽有国家政策扶持,但经费依然紧张。道具服装用了好多年,坏了修修了坏,好几年没换过了。最近剧团排几个新戏、道具、舞美都要钱,团里领导正为这事愁得饭都吃不香。
师姐说:“高团长请吃饭的标准肯定比阳春面小馆子高,到时候你可以去蹭个饭。”
万朵很有自之明:“那种场合高团长肯不会带我去。”
“她要知道你这么能吃,确实不会带你去。”
万朵气鼓鼓看向师姐:“……”
见可爱的小师妹吃瘪,师姐们都笑得很开心。
“但是,”师姐咳了咳嗓子,卖了下关子,“这煤老板有个女儿,想让女儿考南戏,你刚毕业,对学校的事比我们都熟,你去正合适。”
万朵咽下嘴里的面条,戳穿道:“是你们都不想去吧。”
师姐们哈哈笑了起来。
“我们岁数大了,山珍海味吃不动呀。”
“谁能像你吃这么多,还能不胖。”
万朵摆手:“我不行,我不会说话。”
“没事,反正那煤老板对昆曲一窍不通,你说什么他都信,这就叫说得比唱的好听。”
这事儿,万朵只当几个师姐开玩笑,没想到演出结束,高团长真的来后台找她了。
高团长四十六岁,武旦出身,也是武老师的学生。三十多岁时因为腰部受伤转为管理岗位,为剧团乃至昆曲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后台的几个师兄师姐早演完跑了,高团长抓了一圈壮丁,只抓到万朵,和另一个刚下台没来得及跑的方怡师姐。
方怡刚好三十岁,是团里的骨干花旦,拉她去责无旁贷,拉万朵去却是打酱油的。
当时万朵正在酝酿给小姑的坦白微信,字打好了迟迟下不去手,被猛然出现的高团长一吓,手指一抖,微信就发了出去。
之后万朵就像等待凌迟一样魂不守舍,亦步亦趋跟着方师姐和高团长,还有一个只见过两次的吴副团长,连他们说什么都没怎么听。
饭局订在当地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包厢。高团长也是下了血本,点了一堆硬菜。
吴副团调侃高团长这是不过日子了。
高团长笑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约好的六点,等了一个多小时梅老板还没到。两个团长不好频繁打电话催,就轮流去大门口等着。
脸上的焦灼忐忑,一点都不比万朵少。
又等了四十分钟,将近八点,万朵饿得前胸贴后背。
“会不会不来了?”方怡也坐不住了。
“不会,梅老板住这儿,我打听过了,人还没回来。”吴副团肯定说。
又过了十五分钟,两位团长终于失了耐性,一起去酒店门口候着。坐得腰疼的方怡拉着万朵也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