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赤死病
这是在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葡萄牙探险队在非洲内陆探险后带回来的未知传染病。
潜伏期长,而且会经由空气传染。
这种可怕的疾病会让人从脸部开始,全身浮现红斑,同时发高烧,最后在约一周内丧命。
不可思议的是,只有男性会罹患,女性不会。
一旦感染,有半数的人会死亡,特征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男性致死率特别高。
而且从热病生还的人如果生孩子,不知为何生出来的都是女孩子。
根据后来的研究,发现病原菌会瞄准精巢,影响基因。
从欧洲和北非沿岸开始,随着人们的移动,也扩散到亚洲地区和新大陆。
从最初流行开始的十年间,欧洲的死亡人数约一百到两百万人。到16世纪末为止,全世界推测有大约一千万名男性死亡。
另外,由于19世纪末确立了治疗方法,死亡率大幅减少,但到了20世纪,仍然没有完全根治。
?从男性社会到女性社会
在赤死病大流行导致男性数量骤减的过程中,社会的主角也不得不从男性变成女性。
各国元首也逐渐变成女王或女皇,贵族也理所当然地让女子继承家业,至今为止由男性从事的职业也逐渐由女性接手。
在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中,女性取代男性从事劳动工作,但因为怀孕、育儿期间无法工作,体力也比男性差,为了进行更有效率的生产,技术也必须提升,这也是契机之一。
男性必然地变成主要负责提供精子的角色。
以贵族为首,为了维持血脉,可以看到一定阶级的人共享年轻男性的现象,平民也以共同体为单位藏匿为数不多的男性,不让男性外出。
?男性争夺战
在男性出生率降低,年轻男性逐渐变成贵重存在的情况下,围绕着男性而发生的争斗是必然的。
不久后,不只是城市之间、国家之间,还出现了从海外获得男性的行动。
帝国主义(殖民地争夺战)时代到来。
在获得殖民地的列强各国所掠夺的资源中,年轻男性也占了重要的地位。
从殖民地带来的男性被分配到只有女性的城镇或村庄,每数人一组,或是以小团体的方式巡回。他们负责提供精子。
因此人种的混血程度加深,近代到现代的人种歧视没有变得严重,实在讽刺。
列强各国为了获得男性而展开激烈竞争,结果在20世纪初爆发了世界大战。
当时的军队主角是女性,男性只能分配到安全的后方勤务。
然而,技术力的提升促使机关枪、飞机、地雷、战车等能够更大量且有效率地杀戮的兵器登场,对战死者人数增加感到恐惧的各国首脑在三年后缔结了和约。
之后以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为中心组成国际联盟,各国之间的纷争开始转变为透过协商解决。
?男性相关的状况变化
虽然只有男性,但身体会变得通红倒下,约一周后半数会死亡,让中世纪后期的欧洲人感到恐惧。
尤其年轻男性的死亡率很高,因此为了避免被红色恶魔(红死病)发现,男性被关在家里,不得外出。
当时,对于空气传染的赤死病并没有有效的对策,一旦罹患,就只能让患者远离男性家人。
不过,由于已经得知女性不会罹患赤死病,因此留下了一段故事,说男性在还保有性能力时会带女人回来,让她们一整天都进行性交,好留下子孙。
由于从这个时候开始女性就已经过剩,因此似乎不愁找不到对象。
在最初的赤死病大流行后过了约半世纪,减少了一到两成的男性主要负责提供精子,一个人要应付五到十名女性,已经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在饮食和住宿方面受到优待,但行动受到限制,晚上不管本人意愿如何,都必须应付多名女性。”
除了正室之外,拥有侧室或妾室的习惯,是以延续家系为名义,只允许王侯贵族等富裕阶层这么做,但在男性人数骤减的情况下,不分男女老幼,一名男性身边聚集多名女性的情况,已经成了理所当然。
中世纪末期的基督教国家,似乎也有以教会为中心,为了保护人民不受赤死病侵害,从婴儿时期就集中管理在名为男护院的设施,等到15岁后,再将数名男子分派到只有女性的村子提供精子的惯例。
不过,由于民众对于教会的修女独占男人一事产生反弹,加上男护院的男子不幸感染赤死病而全数死亡的悲剧,这项惯例也就此废止。
教会的“猎捕男人”行为,被视为导致宗教改革的原因之一。
除了周期性的赤死病流行,天候不佳导致的饥荒也加速了男性人口的减少,围绕着男性的纷争依旧持续着。
不过,从获得的殖民地将年轻男性作为奴隶带来,让他们为精子供给出一份力后,欧洲暂时迎来了和平。
从亚洲、非洲、美洲等殖民地带来的男性奴隶,由于被当成用完即丢的物品,境遇十分悲惨。
在毫不留情的榨精生活中消耗生命,或是途中感染赤死病而死,或是被卷入与企图夺走男人的盗贼团和士兵的战斗中,据说大多数奴隶都只能活1到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