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的压力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萱对学习的依赖越来越强烈。她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有机会逃离那个牢笼一样的家庭,才能得到父母的一丝关注与认可。她坚信,如果自己足够优秀,父母或许会注意到自己,甚至改变对她的态度。
每天放学後,小萱都会选择去图书馆,而不是和同学们一起去玩耍。她知道,自己没有资格浪费时间。每一本书丶每一道题,都是她为自己争取未来的希望。她坚信,只要她够努力,足够出色,父母就会看见她的价值。
她的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名列前茅,几乎每次期中期末考试,都会稳稳占据前几名的位置。但每次回到家,母亲总是冷冷地说:“女孩子读书做什麽,还是早点做点实用的事吧。”父亲则常常用他那带着些许不耐烦的语气说:“你就好好考个中专,能嫁人就行。”
小萱听到这些话时,内心的愤怒和失望交织。她努力地想去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却总是遭遇无情的打击。她的成绩和努力,似乎永远无法超越父母对她性别的偏见。
每当她带着新一学期的奖状回家时,母亲总是心不在焉地翻看,甚至在她展示完奖状後就开始催促她做家务,像是这份成绩从未给她带来过一丝的骄傲。
“小萱,拿了奖状,拿去给你弟弟看看,他才是家里的骄傲。”母亲又一次淡淡地说道。
“爸,妈,我真的做得很好,您不高兴吗?”小萱有些急切地问道,眼中带着一丝期盼。
父亲依旧没有从报纸中擡起头,随口回应:“你能做什麽也无所谓,女孩子有这个本事,最好能找到个好丈夫。”
那一刻,小萱的心又一次沉了下去。她真的想过,也许她真的不可能成为父母的骄傲,她永远只会是家中不被注意的一个影子。她的努力和付出,仿佛永远都不够好。
然而,尽管她内心无比痛苦,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习。每次父母的冷漠都会激起她更大的斗志,虽然这份斗志中多了些无奈,但却足以支撑她继续前行。
她的课外辅导班,她的数学竞赛,她的英语演讲比赛,所有的成绩似乎都在证明她的努力是有意义的。每当她再次获得奖项时,她总是偷偷地将奖状放在自己的书包里,等待一个她已经不再期待的赞许。
“也许我注定是一个不重要的人。”她常常这样对自己说。她不再哭泣,不再问自己是否值得被关爱。她已经习惯了这种无人关心的状态,只是在书本和试卷中找到些许慰藉。
她的学习生活,成了她与这个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尽管成绩再好,回到家依然是冷冷的墙壁和无言的父母,但她始终坚持着那条她曾为自己设定的路——学业,似乎是她唯一能控制的东西。
渐渐地,小萱开始习惯了这种冷漠,也开始在内心埋下了更多的坚硬和防备。她告诉自己,或许,只有这样努力,她才配得上未来的自由,才配得上一个不同的世界。
然而,她依旧不明白,为什麽,所有的努力和成就,都无法换来父母的一点关注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