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虽好,但也不是谁都适合走这条路。
我就见过一个人,在县学读到四十几岁,连个童生都没考上。
白白浪费了大好光阴。
有这个毅力和财力,回家干点什么不好?”
江思月很怀疑他说的这个人就是田夫子。
“那个,束修和上课时间是怎样的?”
她又问。
韩夫子道:
“卯正(早6:00)开课,申正(下午4:00)散学。
开蒙班孩子们还小,每日归家。
要是升了进学班,可以住校。
束修一个月八钱银子,中午可以在这儿吃饭,一个月三百文,每月休沐两天。”
;江思月算了一下。
这个时代的小学生其实也挺累的。
每天上十个小时的课。
还没有周六日。
每个月才能休息两天!
怪不得能考上功名的这么少。
“成,那我过两日就把孩子带来。
到时候还请韩夫子多多关照。”
韩夫子波澜不惊的点头,又劝到:
“你们愿将孩子送到我这里来,证明是有心的长辈。
但读书是个苦差事。
若是中途怕孩子受累拖后腿,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们。”
江思月郑重点头。
这是个有责任心的夫子。
不愧是榕树镇最好的学堂。
“韩夫子放心,我们会全力支持孩子的。”
说着又问了问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韩夫子的回答依旧简洁干脆:
“笔墨自带,用的课本学堂会发。”
“好的。”
江思月问明白了。
就告辞去香山街,看花儿的茶饮卖的怎么样。
“小姑你可回来了,我都卖完好一会儿了!”
花儿卖完东西正百无聊赖的把所有器具都洗了一遍。
江思月抬头看看太阳。
她好像出去还不到一个时辰!
刘氏笑盈盈的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