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长相未免也太张扬了,难怪能把林絮之这种木头人都给迷住。
林絮之见梁沐芳的视线转移,她回头一看,正好和文儒昱的眼睛对上了。
他的眉毛微微一动,林絮之抿了抿唇,又被听到了。
“姨外婆好,我叫文儒昱,是絮之的朋友。这是给您带的礼物,打扰您了。”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朋友”这两字落了重音。
梁沐芳接过他带的东西,热情地邀请他进去吃饭。
“汤还在煲,再有个十分钟就好了,你们先坐。”梁沐芳摘下老花镜,给他们倒了一杯花茶,问道:“小文是本地人吗?”
“我在烟溪长大,老家是延吉的。”
梁沐芳一听,来了兴趣,眼睛亮了许多:“延吉的呀,那地方很好啊,最近延吉有个陶艺交流会,我是很想去的,但是那边太冷了,我前些天跟絮之说了,让她去参加。”
“什么时候?我可以给絮之当向导,带她去延吉玩玩。”
“那正好,就下周。”
“这事儿您是跟我说过,但我什么时候答应了?”林絮之问道。
“你又不出声,我就当你答应了。”梁沐芳搅动着萝卜汤,“你不乐意去?那就我跟小文一起去。”
林絮之一噎,让她跟文儒昱一块去,那她还能有什么底细可言?指不定他俩你一句我一句就把她芝麻大的事儿全告诉对方了。
“我没不乐意。”
梁沐芳和文儒昱很合得来,桌上谈笑风生,完全不像两代人,话题和兴趣都很契合。这一番交谈下来,文儒昱好像比林絮之都要了解梁沐芳。
文儒昱的性格喜人,能说会道,长相讨年轻人的喜欢,性格讨长辈的喜欢。
“要我说呀,长白山的风景最好,现在天冷,那边下雪了吧?白花花的一大片,可漂亮了。我年轻时去过,最适合你们这种小年轻去了,不然你们这趟也顺带去这里看看?”
“她想去我就带她去。”
“你这三句话都不离她想不想的,她要不想就不去了?她想干嘛就干嘛?你这么顺着她干什么?”
“那可不,我不顺着她,我连朋友的名头都没了。”
这话一出,梁沐芳便笑了。她头回觉得跟年轻人讲话这么有意思,跟她同龄的老太太们都有重孙了,要么就是孙子还小,每次看她们出门遛娃都开心得很。她原先觉得艺术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有梁静兰和林絮之这一两个晚辈就够了,可现在觉得家里还是热闹些好,含饴弄孙的乐趣也值得体验一回。
“你们打算怎么去?”
“自驾,这里开车过去也就八九个小时,到那里有车方便些。”
“也好,你们自己决定,去了长白山可以再一路北上,多玩几天。”
林絮之没怎么说话,就被安排了整整半个月的行程。
“姨外婆,差不多就这样吧,人家自己还有事呢,哪能陪得了我那么久。”
梁沐芳却转头跟文儒昱说:“她喜欢口是心非,有些事明明很愿意,但却偏要别人问了她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