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桃花嘴角微微上扬,知道他一定会听话的!
等三人到家,拍拍身上的灰尘,便开始做晚饭。
三人一块儿忙活,不一会儿炒豆角、煎鸡蛋和青菜汤就做好了。
菜清淡一些赵桃花能接受,可吃玉米糁,那粗糙的颗粒感在齿间摩挲,让赵桃花难以下咽。
“爹娘,咱家日子现在好起来了,以后就别买玉米糁吃了,吃大米。”
赵桃花建议道。
“可是,大米比玉米糁贵一倍多呢。”
钱氏节省惯了,下意识反驳。
她是跟赵二树从赵家老宅分出来以后,恨不得把一个大钱分成两半花。
“娘,一斤大米也就十个大钱。
今天傍晚,杠精给咱家挣了四两五。
还有月事精,每天能绣四十八条帕子出来。
以前她绣粗布帕子还卖十个大钱一条,现在,她用绸布、锻布绣,那得卖多少钱?”
赵二树立即附和道:
“桃花说对,红燕,明天我去镇上买大米。”
他吃玉米糁吃了三十多年,也吃够了。
上次中秋,桃花买了二斤陈米,那米香依旧在舌尖萦绕,让人想再吃一口米饭!
钱氏这才从过去的思想中转换过来,她赞同道:“买大米吃!”
他们家的苦日子已经过去!
不但精怪能给家里挣钱,等十亩药草长成,一季至少可以挣二十五两!!
说话间,钱氏双眼全燃着希望。
“娘,眼下已经进入九月,天气转凉,您明天去扯点布做身厚衣裳,再买点棉花做身棉袄。”
这次,钱氏没有再推辞,欣然同意:
“行,明天娘到布庄好好挑挑。”
家里有个能赚钱的女儿,钱氏心里满满的安全感~
一家三口商议完,各自洗漱完都回房睡觉。
突然,村里传来一声焦灼的尖叫!
赵风失踪
“小风,你在哪儿呀?”
“小风啊,天黑了,快回家吧!”
周氏的声音中带着哭腔,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
赵二树和钱氏两人醒来:
“好像是大嫂。”
“小风这么晚还没回家?”
接着,不二人便穿上衣服出门。
赵桃花也掀开被子穿好衣服出去,才走到堂屋门口就发现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赵二树已经戴上斗笠穿好蓑衣,提着一盏灯笼准备出去:
“红燕、桃花,你们在家,我去看看,若是小风还没回来,我就帮找找。”
毕竟是亲侄子,人丢了,不能坐视不管。
“行,你当心点。”
“爹,您早点回来。”
赵桃花看着赵二树手里的灯笼,油灯在灯笼里静静地燃烧着。
昏黄的火光透过油纸,勉强能照亮前方几步之遥的泥泞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