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兰柔文学>大国日化1981百度 > 第55章(第4页)

第55章(第4页)

怎么……他都不知道,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了?

周渔根本没空搭理他,而是接着说:“刚刚那位同志说,难不成非硫磺皂不可吗?我告诉大家不是的。海市日化最近出了一款叫做杀菌皂的,也是有杀菌功效,还有南州肥皂厂最新研制的大黄药皂,采用了中药大黄,有抑制皮炎的功效,都是可以的。”

“大家可以放心,一号店的商品绝对有质量保证,欢迎大家去那边的柜台挑选使用!我们这里需要搬一下东西,打扰大家了。”

立时有人就说:“没事的,赶紧搬吧!”“对啊,我们也不想买!”

而那六位小姑娘也说:“那我们就去试试这两款,我们不用硫磺皂了!”

一时间,剩下的柜台人更多了,刚刚还热闹的南河日化柜台冷清了下来。

那么多人,东西摆在外面再多也有限,很快就搬完了,王建叫着王一去会计室结账,王一到回去都昏昏沉沉。

倒是薛兰山瞧见他回来了还问:“怎么这么久?”

王一是真恨死薛兰山了,又不是他想撤,都是薛兰山的主意,这要追究起来,自己肯定跑不了。

想了想,他干脆瞒了一半,只说了周渔让当众撤柜的事儿。省的薛兰山有准备,提前甩锅给他。

薛兰山气的直接拍了桌:“真是小人!”

倒是一号店的人,听了都挺振奋的,原本是看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关门的担忧,如今却是他们辩论就辩论吧,反正我们生意越来越好的淡然,服务态度更好了。

连食堂都说:“今天晚上的米饭包子比平时多了三成,前几天他们都心情不好吃不下,今天可算是放开吃了。”

周渔:……

当然,王建和张小翠作为一号店的负责人,是最兴奋的,他们也觉得周渔说得对。

等着周渔一回办公室,跟着的王建就忍不住说:“经理,你说的可真好,我心里都亮堂了。我想把这话传出去,让更多的顾客知道,也让更多的供应厂知道。我猜想,有了这句话,能安不少厂子的心。”

周渔其实也是这个想法,她点点头:“想做就去做吧。不过,不要完全寄希望于别人的回心转意,不是说已经有十来家民企找咱们了,仔细考察一下,留好后手。”

王建连忙点头,他还是很担心:“经理,你说这场辩论还需要多久啊。”

周渔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她的推断,但是绝对是空穴来风。记者徐飞采访完刘庆芬是八号,当天晚上就回了京市,依着她对记者的了解,这篇稿子大概在九号十号就写完了。

而专题里的京市百货大楼事件,其实是五月发生的,周渔猜测,这个专题里的两篇文章是早就写好了,只是缺一个正面的例子迟迟没发。

那么最晚这个专题十一二号就可以上报了,为什么拖到了14号才出来。

周渔的推测是,这样的选题一定是经过了相关部门审核的,既然能登出来,那么一号店多雇佣几个人的问题就根本不是问题。他们还有其他漏洞吗?没有!

所以,他们得到支持只是时间问题——无论这场讨论是不是有意的。

因此,她只能说,这场讨论绝对不会几天就结束,可能是半个月,可能是一个月,她说:“总不会比我们开起一号店还耗时。但我们要趁机做好准备,这么好的机会,一定得利用。这样,你帮我订一张一个星期后的去京市的火车票。最近几天,随着今天的话露出,供货厂那边,应该会有好消息,你盯着就是,我去做点事。”

王建现在是对周渔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原先觉得同样是倒卖东西,为什么周渔能做大,他不能——是因为他不会养蘑菇,没技术。

现在他知道不是的,差远了。

周渔倒是没去别的地方,而是带着请了假的刘庆芬回了一趟南州,去了一趟南州制片厂!

刘庆芬是报纸投递员,她先看到了专题,也先看到了一些对一号店的批评,很是担心,觉得自己为周渔惹麻烦了,就专门找了来,跟周渔道歉:“我可以去跟他们说,你们真的很好,我可以作证的。”

周渔当然不用她作证,不过,她问了刘庆芬一句:“如果有机会能帮到我们,你愿意吗?”

刘庆芬毫不犹豫:“当然!”

于是这次周渔带着刘庆芬见了一下是导演也是给周渔画一号店复原图纸的画家徐一骏。

南州制片厂的那部故事片终于开拍了,徐一骏兼职了大半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刻,周渔找来,给他打电话,他就一句话:“不接画稿。”

周渔在电话里说:“不是画画,是广告。”

徐一骏拒绝的很干脆:“你们一号店要拍广告啊,但凡我有点时间,我就接了,可是我没空。我给你推荐个导演吧。”

周渔说:“不是一号店的,是个公益广告,关于服务态度的,我要放在国家台播放。你拍吗?你不拍我找别人?”

周渔还没放下电话,就听见徐一骏在里面喊:“拍拍拍!如果能在国家台播放,我肯定拍。可你怎么能保证放呢?”

周渔说:“这是我的本事,也是我的承诺!来不来?”

徐一骏:“我现在就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