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小盆先放这吧,等你们收摊了再过来,到时候我把壶给你们把壶满上。”大爷比了比装蚬子的盆,和蔼的说道。
如棠再三道谢,拎着壶跟着于耀阳出了啤酒厂。
如棠算利润,小脸放光。
“咱明儿弄个20升的桶,安个水龙头,做好密封,气儿不能跑出来,跑出来不好喝了。20升就是80杯肯定是不够的,咱们就是试探下市场,后期加量。”
20升,就是80杯左右,在城里估计就能配合炒小海鲜卖完。
20升是看门大爷的权限范围,如棠打算前期就拿这么多,后面如果市场扩大了,她就得以德服更多啤酒厂的人,20升进价7元,能卖16元,净赚11元。
光酒水收入,她和耀阳哥都能比普通工人活的潇洒,但酒水只是个噱头,利用好了,还能赚更多。
如棠越想越高兴,差点笑出声,一抬头,见于耀阳双臂环抱冷眼看她。
“耀阳哥,咋了?”
“你出生前,你爷就死了吧,照片都没留下一张吧,你是咋看出大爷像你爷的?”
“在我心里,我爷爷如果还在,应该就是这个光辉伟岸的形象,一出手一壶啤酒,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是什么让她吟诗一首?是亲情的力量!
咱这是三赢
于耀阳呵呵一声。
“我发现你这读过书的,怎么比我这个二道贩子还见钱眼开?”
之前真没有发现她有当奸商的潜质。
“我这是心怀天下,咱们做这些也不是只富了自己,不也带动了周围人过好日子吗?”
如棠一点也不觉得赚钱是丢人的事,经济必须要活动起来,大家才有出路,就比如啤酒厂。
明明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厂领导却不懂把握机会,每天就鼓捣那么几个啤酒车出去,厂子的产值过剩,啤酒多到不管控,哪怕是看门大爷都能随便喝。
可是外面的人想要求这么一杯,却是千难万难。
这种情况不只存在啤酒厂,各厂都是这样,此时是位于经济开放的交界点,很多厂还在用过去的老思路运营,这种模式根本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时代。
供求关系不对等,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她只要抓住机会,积累前期的创业资金也并不困难。
俩人打了啤酒后,直奔市里比较大的厂子,罐头厂。
于耀阳对城里的几个大厂情况都有所了解,如棠问他,哪家厂人多,而且厂子效益不好,一堆人闲着聊天打扑克,他就把她领过来了。
以后世创业者的角度看,根本无法想象工厂效率会如此差。
几百人的大厂,几条生产线几乎都停着,就象征性的留那么一两条,男员工聚众打扑克扯犊子,女员工织毛衣聊家常,也正是这种人员浮肿的结构、效率奇差的工作态度,以及供应销售失衡的状态,才导致了未来几年大批国营厂倒闭。
但如棠这次来,却不是给人家当创业导师的,她人微言轻说了也不会有人听,最重要的是,尽管“大厂末日”已经悄然来临,处在末日尽头的职工们,还在以消极敷衍的态度狂欢,她来,就是想抓住这些工人偷闲狂欢的时机,卖炒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