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兰柔文学>月明羌笛戍楼间拼音 > 碎瓷(第2页)

碎瓷(第2页)

唐颂拍了拍他的臂膀:“这趟外差走的好,今年考课结束,刑司司佐这位置就是你的。”

去年考课结束後,唐颂升了司长,刑司司佐的职缺暂时还无人顶替。钟黎眼睛亮了,“卑职保证这次南下的公务顺利达成!”

唐颂点头,“韦笙和梁熙君我就不单独跟他们说了,由你负责转告。”

钟黎应道:“卑职遵命!”

从芳林门上离开,唐颂还要回到太极宫殿檐下上值,咨阅陪她一起往回走,“平康军满员了,七千匹马也到位了。”

唐颂问:“殿下能否打探出平康军的内情?”

咨阅摇头:“万年县的军备密不透风,我派出的人手都未能打探出有价值的线索。”

唐颂举头望天:“看来温绪此人在军政方面也颇有才能。”

“的确。”咨阅跟着她擡头,“今年入春後,长安还未下一场雨。”

唐颂眸中隐约透出忧虑,“不是什麽好兆头。”

太极宫。

在昌睦公主离开後,秦哲还在想兵符的事情,于是便问:“平康军的兵符制作得如何了?将作监怎麽说?”

温绪道:“回陛下,奴婢再去催一催。”

秦哲颔首:“平康军那面,让鲁康加紧操练,朕待他们兵强马壮的那一日。”

三月初,太极宫通过舍人院下了两封诏令,一封是认命原恭王府长史鲁康为平康军左右卫上将军,一封是册封原恭王府侍妾秋燕解为一品贵妃,封号为“燕贵妃”。

杨太後将平康帝传入义安宫一顿劝诫:“贵妃为一品妃位之首,居後位一人之下,载笔,三年後等你出了孝期,後宫是要择选官家良女的,到时你打算让她们屈居于一个妓子之下麽?”

秦哲笑道:“太後娘娘是商贾出身,当初父皇不也封了您做皇後麽?德太妃,梅太妃包括朕的母亲孟太妃哪个没有身家背景?不也认太後娘娘做了後宫的主子?这道令已经下发了,朕总不好再收回来。三年後的事情三年以後再说,娘娘还是先保佑儿子坐稳帝位吧。有的人天生就是苦命人,朕不介意她在妓馆里的那段经历,家法立法里也没有哪一条说妓子做不得贵妃,还不是你们心里自行给她设了一道门槛?”

杨太後端着茶盅,耐心听完他一番辩护。等他走後,李良见上前给她沏茶,“圣上如今越来越不听娘娘的话了。”

“能做野马,谁想被套上缰绳?”杨太後懒得动怒,只叹了口气说,“单我一人劝有什麽用,人前做做样子罢了。”看到李良见鬓角的碎发坠了下来,她擡手帮她梳理,叹气说:“哀家有些後悔了。”

李良见擡脸,宽慰道:“娘娘能怎麽办呢?您也是被逼无奈,当初继位的不管是燕王还是齐王,您在这深宫里的日子能好过麽?”

太後手落在桌上,视线看出窗外去,“哀家还能盼到载笔成为圣君的那一日麽?可别临了受了他的牵连。”

李良见勾手把鬓发挂回了耳後,继续沏茶,“娘娘莫怕,只要不被挑到错处,您宗社嫡妻的衔名谁也罢黜不得。”

太後手指一颤,“怕就怕秦哲将来是哀家的错处。”

李良见拿手巾擦掉太後茶盅一周的水渍笑道:“圣上多久才来义安宫问候娘娘一次?圣上宁愿抓破脸皮也不听您的劝解,甚至拿娘娘跟一个妓子相比,抹黑义安宫的颜面,真等娘娘彻底寒了心,到了恩断义绝的那一日,就算圣上有什麽过错如何算得上是娘娘的过错呢?”

杨太後品着这话,慢慢端起了手里的茶盅,然後奋力摔了出去。

“逆子!”

门外的太监宫女随着白瓷炸裂的声响瞬间跪了一地,“太後娘娘息怒!”

李良见笑着跪下身:“娘娘息怒!”

******

直至三月中旬,长安也未等到一场春雨,不仅是长安。司天台大监罗应知向太极殿上奏了牒文,事关近日的天象:木星丶火星合于南斗。此象为干旱丶饥荒之象。

平康初年,一场干旱降临至淮南丶江南丶关内丶河北四道。数十州反映灾情的牒文雪片般纷至沓来。早朝结束後,平康帝召集政事堂十一位官员和京兆尹独孤上野共议抗灾一事。

秦哲翻看着面前成堆的牒文说:“旱情若是拖到月底,势必耽搁春耕,朝中要提前做出对策。”

工部尚书曹闵直道:“自先帝在位的近二十年起,大秦各地兴修水利,尤其是江丶淮两道,去年两道内引水的河道,大大小小的陂塘和涵闸一共修建了有五十八处,关内丶河北两道屯区内水利也修建了多出,如若今年的旱情不是很严重,湖泊河道内的水应当足以引来灌溉。”

“前提是旱情不严重。”秦哲重复他的话。

“陛下,”曹闵直解释说:“引水灌溉覆盖范围小,耗时耗力,无法与天然雨水灌溉的效能相比,旱情若是严重,河湖里的水也只是斗升之水。”

中书令兼集贤殿学士段浔道:“还是要防患于未然,陛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春耕决定了江淮两道一年的赋税。臣愿南下督察水利灌溉,确保春耕不误时令。”

秦哲微愣,曹闵直也道:“水利工程属工部辖管,臣愿随段学士一同南下。”

见两位中枢重臣请缨抗旱,秦哲用指尖刮去了杯口的一圈水渍,热茶滚烫的温度撕咬着他的指纹。秦哲视着两位发须花白的大臣,莫名觉得有些感动,天灾面前,他驭下这帮臣子有当仁不让的觉悟。

“好。”他说:“朕任命两位爱卿为江丶淮观察使,南下两道督察春耕农事。”

两人领命後,户部尚书于羡岂道:“当前无法预估旱情持续的时间,两位大人南下督察一事,尤其是司天台的天象万万不可外泄,以防四道内的某些奸商恶意收购现有的粮食,随後哄擡物价,扰乱市场,引起百姓们的恐慌。”

秦哲颔首:“今日这场议话请诸位爱卿务必保密。”说完他看向独孤上野,“长安的商市就靠表兄来维稳了。”

独孤上野俯身:“臣遵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