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兰柔文学>衣冠zhu > 第32章 番外(第1页)

第32章 番外(第1页)

**贺州城外,官道。**

车轮辘辘,碾过清晨微湿的官道,扬起些许尘土。一辆宽敞的四轮官车在前后护卫的拱卫下,缓缓驶离了贺州城巍峨的城门。车辕上悬挂着代表朝廷钦差的旌旗,在微凉的晨风中轻轻招展。车窗外,贺州城垣的轮廓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城外初秋的原野,田埂交错,草木沾染着露水的气息,空气清冽。

车厢内,特意为阿月铺设的软榻占据了大部分空间。阿月依旧静静躺着,呼吸微弱,脸上那狰狞的青黑色毒纹在慕婉儿持续施针和珍贵药力的压制下,如同被禁锢的毒蛇,盘踞在颧骨之上,眼睑下若隐若现的青芒昭示着凶险并未远离。慕婉儿刚刚结束一轮行针,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正用温热的湿帕子,动作轻柔而专注地为阿月擦拭脸颊和脖颈。车身的轻微颠簸让她施针时格外耗费心神。

“师兄,阿月姑娘的脉象暂时还算平稳,毒势被压制住了,但……经不起太多颠簸和刺激。”慕婉儿的声音依旧清越,却带着明显的疲惫和一丝忧虑。离开贺州熟悉的医馆环境,旅途的变数让她压力倍增。

穆之坐在阿月榻边的软垫上,背靠着车厢壁,脸色比在府中时更显苍白几分,长途的颠簸显然对他刚愈的身体也是不小的负担。他目光片刻不离阿月,闻言点点头,眼中是深沉的感激与歉疚:“辛苦你了,婉儿。本不该让你如此劳顿……”

“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慕婉儿抬眸,给了穆之一个安抚的浅笑,如空谷幽兰在晨露中微绽,带着江南女子的温婉与坚韧,“父亲若知晓阿月姑娘是为救你至此,定会倾力相救。我已让王久快马加鞭,先行一步将书信送往天云门和药王谷,说明情况,恳请援手。”

穆之心头稍定,药王谷是唯一的希望。“有劳师妹费心周全。”

就在这时,车厢门帘被小心地掀开一角,王久那张带着旅途风尘却精神奕奕的脸探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盖得严严实实的食盒。“公子!慕小姐!快趁热吃些东西垫垫肚子!”他声音压得低低的,怕惊扰了阿月,但语气里的兴奋劲儿藏不住。

他将食盒放在车厢中间的小几上,打开盖子,一股浓郁鲜香的粥味瞬间弥漫开来,驱散了车厢内淡淡的药气。里面是几碗热气腾腾的鸡茸粥,米粒熬得软烂开花,细碎的鸡茸均匀分布其间,上面还撒了些翠绿的葱花。

“咦?这粥……看着比府里的还精细?”慕婉儿有些惊讶。他们天未亮就出,行程仓促,本以为只能啃些干粮。

王久嘿嘿一笑,带着点小得意:“公子和慕小姐为了阿月姑娘劳心劳力,小的哪能真让大家啃干粮?昨儿个晚上小的就偷偷溜去厨房,盯着厨娘熬上了这锅老母鸡粥,煨了一整夜!今早出前又热了一遍,用棉被裹着食盒保温呢!阿月姑娘闻着这香气,说不定也能舒坦点。”他一边说着,一边将一碗最稠的粥捧给穆之,又恭敬地递给慕婉儿一碗。

穆之接过温热的粥碗,暖意透过瓷壁传到掌心。看着王久那张被清晨寒气冻得有点红,却写满关切和邀功神情的脸,一股暖流悄然涌上心头。这个忠心的书童,心思竟如此细腻。

“小久,真是难为你了。”穆之舀起一勺粥,浓郁的鸡汤鲜味混合着米香,瞬间唤醒了因忧心和旅途而疲惫的胃口。暖粥入喉,仿佛连脏腑的隐痛都被熨帖了些许。“味道极好。”

王久见穆之喜欢,眼睛都亮了,笑得见牙不见眼:“公子喜欢就好!您得多吃点,这路还长着呢!”他转向慕婉儿,“慕小姐,您也快尝尝,暖暖身子。”

慕婉儿也尝了一口,点头赞许:“火候正好,鲜美可口。王久,你这番心思,着实不易。”

得到夸奖,王久更是乐开了花,挠挠头:“嘿嘿,应该的应该的。”他捧起自己那碗粥,却没急着吃,而是挪到阿月榻边,对着沉睡中的阿月,用哄小孩般的语气小声说:“阿月姑娘,您闻闻,香不香?是上好的老母鸡熬的粥哦!等您好了,小的天天给您炖鸡汤,保管比这还香!您可得快点好起来啊……”语气里是满满的期盼和真诚。

穆之和慕婉儿看着王久那带着几分稚气的举动,相视一眼,唇角都不自觉地弯起。车厢内因阿月病情和前途未卜而弥漫的沉重压抑,似乎被这碗精心准备的鸡茸粥和王久絮絮叨叨的“许诺”悄然驱散了几分。

官道平稳了些,阳光透过车帘的缝隙洒进来,在车厢内形成跳跃的光斑。慕婉儿在阿月榻边的固定小几上摊开一卷医书,旁边放着备好的几味药材,她凝神思索着接下来的药方调整,时而提笔记录。穆之则倚在车窗边,手中拿着一份江南的舆图和一些盐漕相关的简略卷宗,提前熟悉着那片即将踏入的土地——江南道监察御史的重担,已然压在了肩头。

王久则坐在车辕内侧的小凳上,一边留意着外面的动静,一边拿着块干净布巾,擦拭着车厢内壁和窗棂上细微的浮尘,嘴里还小声哼着不成调的乡间小曲。车轮有节奏地滚动,马蹄声清脆,车外是初秋清晨辽阔的田野风光。

“婉儿,”穆之的目光从舆图上抬起,望向专注的师妹,声音里带着一丝久违的轻松和怀念,“还记得小时候,在天云门后山的药圃里,我们和大师兄一起偷摘师父那宝贝得不得了的‘七星兰’泡茶喝,结果被师父罚抄《本草经》一百遍的事吗?”

慕婉儿从医书中抬起头,清冷的眸子里漾开温暖的笑意,仿佛瞬间回到了无忧的少女时光:“怎会不记得?大师兄最是滑头,把花藏在宽大的袖袋里,结果那兰花香太霸道,刚走到师父院门口就被闻出来了。你倒是实诚,把花小心翼翼揣在怀里,结果被师父一搜身,花瓣全压扁了,香气倒是不浓,可罪证更明显。”她忍俊不禁,“最后抄书,就数你抄得最慢,还被师父揪着字迹说‘心浮气躁’,多罚了二十遍。”

穆之也不由得低笑出声,那是属于纯粹少年时光的笑意:“是啊,现在想想,那‘七星兰’泡的茶,苦得舌头麻,我们三个还硬着头皮说好喝,真是……”他摇摇头,带着自嘲和怀念,“孩童心性,不知天高地厚。”

“懵懂岁月罢了。”慕婉儿莞尔,目光扫过穆之手中那份字迹工整严谨的卷宗,“师兄如今运筹帷幄,字迹也早已是铁画银钩,沉稳有力了。”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阿月沉睡的脸上,带着几分好奇和怜惜,“阿月姑娘这般年纪,想必也是……跳脱活泼的性子?”

提到阿月,穆之的眼神瞬间柔和下来,像冰雪初融的春水,带着不加掩饰的宠溺和无奈:“她啊……比我们当年加起来都闹腾。胆子大得没边,主意一个接一个,像只永远关不住的小野猫。在贺县县衙时,后院那几只鸡见了她就跑,连看门的老黄狗都躲着她走。上房揭瓦,爬树掏鸟窝是常事,有一次……”他轻声讲述着阿月的“丰功伟绩”,冷峻的眉眼间流淌着温情,仿佛那个鲜活灵动的小身影就在眼前蹦跳。

慕婉儿静静听着,看着师兄眼中那从未有过的柔软光彩,心中已然明了。这位素来冷肃持重的师兄,对那位昏迷的侯爷姑娘,早已情根深种,绝非简单的救命恩情可以概括。

“师兄放心,”慕婉儿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阿月姑娘吉人天相,有你在身边护持,定能渡过此劫。等到了天云门,父亲定会全力以赴。药王谷那边,也必有佳音。”她的话语,是承诺,也是希望。

“嗯。”穆之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回阿月苍白的脸上。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忧虑与肩负的重任,似乎被这马车厢内短暂的宁静、被王久那碗暖胃暖心的鸡茸粥、被慕婉儿温润坚定的话语、被回忆里那带着苦涩却无比珍贵的“七星兰”茶香,稍稍冲淡了些许。前路漫漫,凶险与未知依旧如浓雾笼罩,但至少此刻,在这离城南下、驶向烟雨江南的马车中,有故人相伴,有忠仆随行,有一线生机在前方牵引,这片刻的温馨与羁绊,足以慰藉疲惫的身心,支撑他们继续前行。

车轮滚滚,碾过初秋的官道,载着未解的剧毒、沉甸的重任、故人的情谊与渺茫却坚定的希望,一路向南,驶向那未知的、波谲云诡的江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