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他们已经有三个多月没见面。
不过与六七年的等待相比,三个多月不算什么。
绣手帕到底不如绣荷包技法纯属,一个没留神,扎到手指,疼得石静轻轻“嘶”一声。下意识把扎疼手指放入口中,铁锈味很快在口腔弥漫开。
四月底,欧罗巴诸国使团来访,第一站并不是皇宫,而是石府。
作者有话要说:
西洋使者:买不到就偷。
石静:救命的药方没有,致命的霉菌管够。
那个作者:掐指一算,下章大婚
大婚啦
西洋使团拜帖摆在石静面前,她看也不看,对黎百玉道:“夫人就说我在绣嫁妆,不见外客。”
外国使团进京不去朝见皇上,却跑来石府见她,显然是奔着青蒿粉来的。
她把青蒿粉交给胤礽,一来是为了解开皇上的心结,二来帮胤礽重开赛道,远离皇权中心,三来也是为了普惠大众。
这里的大众,指的是清朝百姓,而不是二百多年后那群强盗的祖先。
石静不知道朝廷与西洋诸国做了什么交易,但她知道自己最好不要掺和进去。
如果真有交易,那也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代价可想而知。
此时外国使团来见她,多半是想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把戏,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价值。
对方想玩孙子兵法,石静却只把他们当孙子,眼不见心不烦。
黎百玉得了准信,将拜帖原路退回,并派人前去说明理由。
外国使团碰了软钉子,还不罢休,又想法办法走通了二房关系。
“五万两黄金,那可是黄金啊!”二夫人又拿着拜帖来找石静,“你阿玛一年俸禄才有多少,石家全年进益又有多少,有这五万两黄金,够养活石家几代人了!”
二夫人缓了口气,继续眉飞色舞道:“一个小小的药方而已,能卖五万两黄金!掌珠啊,你在犹豫什么!”
石静耐着性子听完,越发肯定了分家想法。
“那个方子我已经上交朝廷,这才有了青儿和争儿乡君封号,二婶忘不成?”她反问。
二夫人当然没忘,石青和石争都有封号,唯独把宝珠落下了。可现在不是跟石静掰扯这些的时候,赚钱要紧:“上交朝廷又如何,朝廷可没说不许你将药方卖给别人。方子是你的,你想卖给谁,就卖给谁!”
这还用说吗?封号都赏下来了,足见皇上对药方的重视程度。
眼看二夫人钻进钱眼里出不来,石静懒得跟她解释:“二婶说得对,方子是我,我想卖给谁就卖给谁,不想卖就不卖。”
说完端茶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