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到了该议亲的年岁时,府里没有女性长辈,没有人帮她张罗,她自己也没什么想法,而外祖母她们帮她张罗的时候,她又担心自己嫁人了之后,弟妹无人照料,所以便拖到了如今。
听着舒久安的话,舒闵哑然,沉默了一会才开口,“久安,是父亲对不住你,让你耽搁了这些年。”
看着舒闵这愧疚的样子,舒久安眼里闪过一丝嘲讽,然后劝慰道。
“父亲这不是您的错,您心系朝堂,政务繁忙,分身乏术,难免有所疏忽。”
这些都是借口,舒闵压根就没想过这一点,不然当初也就不会等到外祖母主动来询问,才想起有这么一回事。
她的这个父亲,只是个表面上看起来很疼爱孩子的慈父,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清楚。
舒久安劝慰了几句后,便趁热打铁,接着说道:“父亲,把小弟送去军营吧,不要给他任何优待,让他从最底层做起。”
隐情
因着上一世发生的事情,舒久安可不敢再让舒久珵留在舒府。
在舒府,除了舒闵疑是在捧杀舒久珵外,还有一个是真的想捧杀舒久珵。
那人便是舒闵的妾室罗氏,也是唯一给他孕育了孩子的妾室。
舒久安的母亲去世多年,舒闵一直未续弦,府中的中馈除了舒久安在处理之外,还有罗氏从旁协助,这让罗氏的心渐渐大了起来。
可她始终是妾室,即便舒闵给了她很多体面,她也上不得台面,依旧被人瞧不起,连带着她的一双儿女也是。
于是,为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能出头,她便生出了要成为正室夫人的念头。
这些年来,罗氏也为了这一点而努力着。
她想着自己成了正室夫人,那自己的一双儿女便是嫡出,日后无论是议亲,还是前程都会很光明。
可即便是如此,她的一双儿女,也始终是屈居于人下
因为舒久安、舒久珵以及舒久宁,是挡在她的一双儿女面前的最大阻碍,尤其是舒久珵这个唯一的嫡子。
她想让自己的儿女出头,那么便得除掉这些阻碍。
为此,罗氏对他们很好,什么都亲力亲为,她的亲生儿女都排在了他们的后面,感觉他们才是亲生的一般。
可实际上,罗氏这样做只是为了让他们降下戒心,然后才好算计他们。
舒久珵这般性子,可都是罗氏和舒闵那毫无原则的纵容导致的。
所以,舒久安不可能再让舒久珵留在舒府。
她要想把舒久珵教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舒久珵放下一切身份地位,去体验一下什么叫人间疾苦,去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残酷。
舒久安知道自己这个决定,对于自小娇生惯养的舒久珵来说,确实狠了些。
但,她没有太多的时间。
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般,她都这个年岁,已经不能再拖了,她终归是要出嫁的,不可能时时都看着舒久珵,也不能一直都护着舒久珵。
让舒久珵自己长大,收起自己的天真,学会明辨是非,分清楚黑白对错,有自保的能力,然后一点点的强大起来,这才是真的对舒久珵好。
外祖一家几代从军,在军中的势力不少,送舒久珵去军营,在锻炼他的同时,也能保证他不会有任何的生命危险。
舒久安的建议一切是为了舒久珵,但舒闵并没有立即同意,并且情绪还有些激烈。
“久珵这次是做得不对,以后慢慢教就是了,送他去军营作甚?”
舒久安料到他不会同意,不过没关系,舒久安有的是办法。
“父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小弟被我们宠坏了,他向来都不长记性,犯过的错,下一次还会再犯,想要他真的改,就得用些雷霆手段。”
“若是不将他教好,难保我们不会成为第二个吴家。”
前面的话,舒闵还没什么反应,但后面这一句,则让舒闵激烈的情绪平息了下来。
有时候说得再多,也不如血淋淋的例子来得有用。
吴家是先帝时期的大族,族中出了一个皇后,和一个丞相,还是先太子外祖,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只可惜族中出了两个纨绔子弟,欺男霸女,为非作歹,让人抓住了把柄,也让人算计利用,最后牵连整个家族,也连累了先皇后和先太子。
虽然舒久珵和他们相比,算得个乖孩子,但是就从他这次做的事情,以及他的性子来看,性质是差不多的。
而且,上一世大将军府也是落得和吴家一样的下场。
区别在于,那两个纨绔祸害的是自己的家族,而舒久珵牵连的是自己外祖父一家。
虽然,舒闵不知道这一点,但是听着舒久安说起吴家,再想起这次舒久珵做的事情,一时间也觉得若不加以阻止,或者是好生教导,那吴家当日的下场,就是舒家来日的结局。
有这个前车之鉴,舒闵也就不怎么反对了,只是暂时还没同意,“这事,容我仔细想想。”
在某些事情上,舒久安还是比较了解舒闵的,他说要仔细想想,那不出意外,这事多半是成了。
她嘲讽地扯了一下嘴角,果然只有在涉及自身利益时,舒闵才会在意。
舒久安觉得讽刺的同时,也觉得可笑。
再次抬起头的时候,舒久安已经收起了眼里的嘲讽,装作愤怒的提议。
“父亲,您回去以后,把小弟身边伺候的人都换了吧,小弟去偷令牌,他身边的人都不劝,还助纣为虐,如今更是不知道跑哪里去了,真是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