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来内地之后,崔慧仪给两家合作候选厂寄了几箱立德的圆仔方便面。
刘主任拿了一箱方便面过来,岳宁请张师傅帮忙先煮了五包面,就用方便面自带的调料,也做个口味调研。
一大盆麻油鸡面端到了窗口,打饭的阿姨给每个人都盛上一些。
“这是我们家卖得最好的圆仔麻油鸡面,我担心它可能不太符合北方的口味。你们先尝尝。”崔慧仪对大家说道。
“崔总,你们这个面已经很好吃了。比我们这儿的方便面好吃多了,北京和上海的方便面都有一股油腥味。”
谢厂长说:“我们之前用的是鸭油,味道更重,现在也改用棕榈油了,我们的棕榈油是国产的,炼油设备比不上国外,所以棕榈油有点异味。”
崔慧仪点了点头:“我们用的是马来西亚精炼棕榈油,面饼没有杂味。”
“面也很劲道,他们的面一泡就软塌塌的。”
谢厂长无奈地说:“我们的设备是国产的,你们问问崔总的设备是哪儿的?”
“我们引进的是全套日本的方便面生产线。”
“老祖宗都做了几千年的面条,生产线还要靠日本?”说话的人回味了一下嘴里的味道,“不过说实话,这面确实好吃很多,小鬼子还是有两下子的。”
“崔总,你要求可真高,我们觉得这个方便面已经很好吃了。”
“对,对!很好吃了。”
“这种方便面肯定会被抢购。”
“对了,崔总,你们什么时候跟谢厂长这里合资?”
“崔总合资之后,会用日本的生产线吗?”
“崔总,你们合资之后,配额是不是会多一点,我们能不能多拿点货?”
“对啊!对啊!要批条子吧?”
“……”
听到这样的评价,崔慧仪一时间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得太多了?看起来大家都很喜欢他们的面。
有些事啊,自己琢磨是没用的,还是得让专业的人来品评,比如这群人就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了解这里的市场……
“什么味道?”
空气中鸡饭的香气还未消散,一股酱香冲散了原来的香味。岳宝华端着一个搪瓷盆,岳宁端了一个碗,两人来到了窗口前。
他们一到窗口,人们便围了过来。岳宁手里是一碗油润的褐色酱料,岳宝华的盆里是煮过的方便面。岳宁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酱料倒入方便面里,快速拌匀,酱香随着方便面里的蒸汽升腾起来,大家的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了。
岳宁抬头看向崔慧仪:“捞面,你先尝尝?”
崔慧仪递上她的碗,岳宁给她夹了一筷子面条:“回港城,我们一起改良一下面饼,捞面的面饼要更劲道些。我还有一个浓汤面,马上也好了。”
岳宁把打面的工作交给打饭阿姨,自己继续回到灶台,她在等炉灶的余温把高汤粉焙干。
被油润的酱汁裹住的方便面,送入口中,大家只觉口水四溢。以前只知道方便面是为了方便,从没想过它能如此美味。
所以刚才大家觉得港城那个方便面只要面饼没有油腥味,汤料鲜咸,就已经很好吃了,肯定能大卖,可现在他们不这么想了。
岳宁拿了一个碗过来:“酱料里没放辣,谁要加点辣椒油吗?”
“吃完了。”有人抬头说,“再来一口,我加辣试试。”
“没了,全都没了。”
“还有吗?我吃辣,我要加辣。”
“那……那就算了。要不等下加在鸡汤面里?”岳宁笑着问道,“味道还可以吧?”
“你们能卖这个酱料吗?”有人问。
“对,对,就这个酱料,拌饭拌面都好吃。”
岳宁伸手示意崔慧仪:“你跟崔总商量,我只是帮她来改良口味的。”
崔慧仪笑了,方便面竟吃出了新业务,酱料?可现在不是应该先回去开发这个新品捞面吗?不是说为了适应北方人的口味吗?怎么她这个港城人也觉得超级好吃?
崔老板还在品味嘴里的味道,他是做调味料起家的。
年轻时,他替马来亚的一家糖厂做代理,把糖卖进了立德。他勤快,只要客户有需求,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那时候肉桂粉还不是很普及的调料,立德一直合作的那家洋行没有准时给立德供应肉桂粉,立德的人给他打电话,他连夜跑遍港城,都没买到足够的肉桂粉。后来他打听到河内一家商行有货,便让人搭第二天的班机,把肉桂粉送进了立德。虽说花了大价钱,他却只收了正常肉桂粉的价格。
经此一事,立德的项老板对他好感大增,调料生意全部交给他做。
战后的港城,华人上层大多是从上海来的富商,小部分是像他这样从潮汕到港城讨生活慢慢发迹的人。入了项老板的眼,就能融入他那个圈子。通过乔家,他的货品打入了鸿安超市和鸿安百货,销路一下子拓宽了,生意蒸蒸日上,后来他自己建起了调味品厂。项老板也看中了他,到最后还把独生女儿嫁给了他。
作为一个白手起家,打拼到如今身价的老板,他在这个酱料里尝到了当年让他事业腾飞的肉桂粉的味道。
“各位,我们崔家除了做方便面,还做调味料,崔记的调味料不仅在港城有名,在整个东南亚市场乃至欧美市场都有销售。这个酱料确实非常好吃。回港城后,我们也会尽快考虑来内地合作调味料的事宜。”崔老板跟大家说。
“你们都有什么调味料呀?”
“除了日常的酱油、蚝油,我们还有南方的沙茶酱、柱候酱、叉烧酱等特色调味料,还生产番茄沙司、咖喱酱等风味酱料。”崔老板信心满满地看向还在忙活的祖孙俩。他和岳宝华相识多年,当年岳宝华连烧腊的方子都给了辉煌,看来下一代的情谊也能延续。他说,“等回去之后,我们会好好研究开发针对内地,尤其是北方市场的酱料。”
岳宁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她端了一碗料,提了一个暖水瓶过来:“姐,这就是我做的高汤粉。你来冲调,我去煮面。”
打饭阿姨拿来一个搪瓷盆,崔慧仪放入高汤粉,用热水冲下去,开水瞬间变得奶白起来。
岳宁把煮好的方便面端了过来,倒入冲调好的面汤里,再加了一勺蒜香鸡油,带着遗憾的口气说:“我怕麻烦,尽量选了常见的材料,而且时间有限,也没有做与高汤配合的油料包,这个汤料做出来还是有些寡淡。大家凑合着吃,尝尝味道。”
“你这还叫尝尝味道?”第一个吃到面条的大哥说,“这都像家里炖的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