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问道:“理由呢?”
公孙康死时两个儿子年幼,由其弟公孙恭继任辽东太守。
公孙恭无子。
公孙晃是公孙康的长子,所以就被送过来当人质了。
来这当人质也才两年。
季汐早已经想好了说辞,说道:“孙仲谋继任父兄基业的时候十九岁,公孙晃现在也是十九岁。公孙恭也该将兄长的基业还给侄儿了。”
曹孟德听明白了季汐的意思,他们帮公孙晃夺位,公孙晃必然会对他们感恩戴德,辽东无忧矣。
这事儿可行,到时候再派个辅佐公孙晃的人过去。
公孙晃被突然砸过来的惊喜砸懵了,原本只是想回辽东而已,没想到季汐一步到位,助他继任辽东太守。
季汐就是他的福星。
九月下旬,王伯舆终于出差回来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张仲景。
季汐看到张仲景十分的惊喜。
早在数月前,他就和荀文若说了要请已经致仕的长沙太守张长沙来府上当家庭医生。
荀文若并不反对。
医生在古代被视为“贱业”,但张仲景不一样啊,他以前是长沙太守。
张仲景来了后就住在荀府的客房。
季汐悄悄找到王伯舆,问道:“你去了这么久,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张仲景不会刁难王伯舆了吧?
王伯舆摇头,说道:“没遇到什么困难。张长沙得知最后期限是十月之前,就拖到了现在才来。”
季汐闻言放心了。
十月,董公仁给相熟的几位同僚写信,相约一起劝丞相称魏公。
贾文和、程仲德等人都在名单里。
季汐时刻关注董公仁的动静,在第一时间得知了此事,于是上门拜访。
董公仁热情招待。
季汐开门见山地道:“我听说你极力推动丞相称魏公,这事有些不妥。”
董公仁的笑容僵住了。
他不解地道:“为何不妥?丞相功绩斐然,取代汉室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只是顺应了这种趋势。”
不得不说,他有点怀疑季汐的立场了。
季汐分析道:“丞相虽然平定了北方,但是汉中、益州、荆州、吴越等等这些地方还没有平定。奉天子以令不臣,现在还不是逾越的时候。”
董公仁听到这话松了口气,脸上又出现了十分自然的笑容,说道:“那你认为何时才是时候?”
季汐说道:“平定汉中之后。”
汉中平定了,别说称魏公了,像曹子桓那样逼天子禅位都行。
他没敢说一统天下之后。
南方不是那么容易平定的,说一统天下之后就是在画饼,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