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与开门见山:“李先生,我就直说了。最近我们负责侦查红河连环杀人案,有些问题,想跟你了解一下。”
“好,没问题。”李超翔规矩点头,然後问,“怎麽会查到我这边来呢?”
“循例调查,两个死者都曾经是你的学生,所以来问问。”
“噢,是这样。。。。。。其实,他们毕业之後,我就再也没联系了。而且,也过去这麽多年了,说实话,我每年管理那麽多学生,不一定能记得很清楚。”
“没关系,我帮你回想一下。”
赵与淡声道:
“李平是复读生,高考没考上大专,走了关系,从高二开始复读,掉到你这个班。但是他常年跟校外人员混迹在一起,很难管教。杜建平想跟他混社会,高二下学期,两个人辍学半年,去外地闯荡。最後杜建华父母报警,由警方出面把他们带回。。。。。。李先生,这麽大的事,你应该有印象吧?”
李超翔面带微笑地听她讲述,两手交叉握着放在桌上,脸上的表情纹丝不动,手指却悄然变动着——原本松散的交握姿势,随着赵与往後说,握得越来越紧,直到大拇指全部收进掌心。
“你这麽说的话,我倒是有点印象。李平家里有点困难,还是低保户,不怎麽管他。我们本来是寄宿学校,但他经常晚上不在。”
“有没有跟人结怨?”
“这就不清楚了。警官,你说,就算是报复,那也应该是最近结怨的。他们都毕业这麽多年了,不至于。”
赵与瞄了眼他的手,认出这个把大拇指藏进掌心的手势是柳回笙之前说过的“有所隐瞒”,于是配合地点了点头:
“也是,算下来,他们高中毕业应该有6年了。”
李超翔大松一口气,嘴周肌肉放松下来:“对嘛,这麽久了,谁要是记仇,不早动手了?”
柳回笙将这一幕幕收进眼底,心里那幅名为李超翔的侧写画像愈来愈饱满,既然是一个极其看重面子的人,那就先不驳他的面子。
“话是这麽说,所以今天来就是循例调查,把两个死者共同认识的人筛一遍。李先生,麻烦你把他们班的名单给我一份。”
“名单?”
“对,最好是有联系方式登记的档案。”
“那你们稍等一下,这个得档案室才有,得找找。六年前,我们还没有做线上系统。”
“好,那一起去吧,我和赵警官也帮忙找找。”
“这个。。。。。。”
“有问题吗?”
“没有,你们随我来。”
档案室在那层楼的最尾端,掉漆的木门推开,一摞接一摞的铁架沿墙而立,按照年份堆满了牛皮纸档案袋。
李超翔打开蒙了一层蜘蛛网的白炽灯,找到对应年份的铁架:
“2015级。。。。。。9班,在这儿。”
取下牛皮袋後,一圈圈拆开棉线,抽出一沓文件,用口水沾湿拇指,拈着抽出高考成绩单:
“这是他们高考成绩单,所有人都在上面了,电话号码在最後一列,当时还是我亲自给每个学生发的短信,给他们报成绩。”
赵与从头到尾把名单扫了一遍,发现李平排在最後一名:“李平没有成绩?”
李超翔叹气:“对,他高考弃考了,最後毕业证也没拿到。”
“72个人,你们班人不少啊。”
“是的,当时扩招,每个班都是七十多个。赵警官,你要名单的话,我拿这张表给你复印一份。但上面的电话号码,可能很多学生已经换了。”
“嗯,麻烦了。”
查名单看似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度过,谁知,一旁始终没有说话的柳回笙却突然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