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宣帝,汉
看天幕所述自己未来做的事情,汉宣帝刘病已并没有一丝意外,这的确是他会做出来的事情,不是薄情,而是隐忍。
从知道霍家害死了皇后那一刻起,汉宣帝刘病已的脑子就有了后续计划,霍光一死,霍家必灭。
【但是霍家真的得利了吗?霍光本就推刘病已上位的大臣,官位已经高无可升,而霍家的子嗣也在朝堂上任要职。
所以霍家的地位根本不需要再多一个皇后辅佐,想必这点大臣霍光也是清楚的,不然也不会在汉宣帝刘病已拒绝立霍家女为皇后,霍光就不了了之。
除非霍家女生下皇子,并且立为太子,不然霍家只会成为活靶子,盛极必衰。】
听着神迹的分析,汉武帝刘彻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若之前霍家还能在霍光死后护下富贵,在害了皇后许氏后便只有死路一条,霍家此举无疑给了那小子一把刺向自己的利刃。
【咱们再看看皇后许氏之死,还伤了谁的哪些集团的利益,首先是许氏一族,还有当年牵线的掖庭令张贺,张家的张安世是车骑将军,在朝堂的地位也不低。
皇后许氏在时,他们还能和霍家制衡,可如今皇后换成了霍家女,可想而知以许氏为代表的集团会如何对霍氏,这也是之前说的,为啥霍家为成为风口浪尖的活靶子。
一旦霍家有把柄,不用汉宣帝动手,这些利益集团就会围而攻之,这也是为何大臣霍光死后,霍家满门被灭的原因。】
*
汉宣帝,汉
听着神迹的分析,皇后许氏的眼神愈发坚毅。
“陛下,为了您,臣妾愿意死。”皇后许氏道。
“朕不准。”汉宣帝刘病已拒绝。
第375章
“朕若护不住皇后,如何护天下百姓。”汉宣帝刘病已郑重道,既从神迹获得天机,他便要逆天改命,他既要护着皇后,又要抓住霍家的把柄。
【赵匡美】:但是汉宣帝放过了霍光,还是仁善的皇帝。
*
宋
听自家兄弟的言论,赵匡胤眉头一皱,看来让他整理史书是白整理了。
赵匡美呲牙一笑,丝毫不在意,他不是真的愚笨,他是故意如此,跟着神迹学了这么久,他又不是个傻子,自己日后又不当皇帝,只是辅助皇帝,那如此聪慧有大局又有何用,不过给自己招致杀身之祸罢了。
他哥又是黄袍加身又是杯酒释兵权的,虽是个有才智的明君,但心眼太多了,亲兄弟又如何,不是还有那句话,伴君如伴虎么。
所以赵匡美想到什么说什么,让自己显的真性情便好。
*
秦
秦始皇嬴政见仁善二字,目光不由一深。
他看的出汉宣帝刘病已是个能隐忍的中兴之主,既然是中兴之主,便和仁善二字挂不上勾。
“扶苏,你如何看。”秦始皇嬴政问太子。
“儿臣认为汉宣帝不是因为仁善放过了霍光,而是他不能否认霍光。”扶苏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今的扶苏愈发的成熟,终于像一个太子。
【汉宣帝为何放过霍光,咱们还是从利益点出发,两人是利益共同体,霍光推汉宣帝刘病已为帝,若霍光被否定那么汉宣帝刘病已的帝王之位就有了污点。
并且霍光在位置的时候,霍家可没有造反。】
【刘据】:霍家终究还是作死了,也不知那小子有何手笔。
太子刘据的心已经向着汉宣帝刘病已,甚至还有点自豪,又会隐忍又狠心还带着仁善,有这样的帝王,大汉定会中兴。
这么看,自己的后代还是靠谱,起码比他那些兄弟靠谱。
【要覆灭一个外戚势力,首先是要夺权他们的权,说到夺权,就不得不提起一人,大名鼎鼎的丞相魏相,魏相在覆灭霍家满门这一事,绝对是功不可没。
咱们一起来看看丞相魏相这一路的升迁史,魏相原本只是一个茂陵的县令,别看官职卑微,但是魏相此人却很强硬,史书上记载的两件事可见其性格。
一是御史大夫桑弘羊的门客假装御史,只因为县丞晚来拜见就嚣张的把人给绑了,当时桑弘羊的权利多大自不必多说,在这种上面有人的情况下,魏相愣是把该门客抓了起来,而且斩首示众。
然后丞相被提拔为洛阳太守,当时已故丞相田千秋的儿子正在洛阳任职,田千秋的儿子听说过魏相的强硬手腕,生怕他查自己过去的过错,因此直接连官都不做了。】
天幕中出现一个卡通小人,只见他快速的跑了,而化成卡通形象的魏相在后面追,可惜没有追到。
【田千秋的儿子的这一神操作,直接让魏相得罪了霍光,毕竟田千秋的儿子洛阳武库令的这一职位是霍光安排的,田千秋前脚刚死,魏相就敢对田千秋的儿子下手。
田千秋和霍光一样,是太子刘据一党,对田千秋儿子动手,就是对霍光集团的挑衅,果不其然,魏相被抓入狱,但正好赶上新皇汉昭帝刘弗陵大赦天下,魏相最后又重新降职为茂陵县令。
因为能力出众,魏相又升迁扬州刺史最后再次成为了洛阳太守。
等到汉宣帝刘病已登基后,在光禄大夫丙吉的推荐下,魏相被征召入朝,任大司农一职,在职期间,魏相的成绩十分优秀,为汉宣帝刘病已把好汉朝的钱袋子,随后便一路升迁,先后任职御史大夫、给事中和丞相。
地节二年(前68年),三月大臣霍光去世。】
*